专家介绍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专家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一、疾病成因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俗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主要由假丝酵母菌引发。这种菌种在80%-90%的情况下是白假丝酵母菌,另外10%-20%则是光滑假丝酵母菌。假丝酵母菌在酸性环境中生长得尤为适宜,其感染的阴道PH值大多处于4.0-4.7之间。虽然假丝酵母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但在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等环境下却有较强的抵抗力。
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大约10%-20%的非孕妇女和30%的孕妇的阴道内会有此菌寄生。通常情况下,这些菌量极少,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当全身及阴道局部免疫能力下降,尤其是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时,假丝酵母菌会大量繁殖,并转变为菌丝相,从而引发阴道炎症状。常见的诱因包括妊娠、糖尿病以及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
二、传播途径
1. 主要为内源性传染:假丝酵母菌除了可以寄生在阴道内,还可以寄生于人的口腔和肠道。这三个部位的假丝酵母菌可相互传染,一旦条件适宜即可引发感染。
2. 部分患者可通过直接传染。
3. 极少数患者可能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感染。
三、临床表现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可能伴有尿频、尿痛及痛。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外阴瘙痒的程度在各种阴道炎症中位居首位,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阴道分泌物的特征为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样。
四、疾病分类与治疗
根据患者的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的轻重不一,外阴阴道假丝酵母病可分为单纯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和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利于治疗及比较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将其分为这两大类。
五、治疗方案
1. 消除诱因:如患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光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
2. 单纯性VVC的治疗:可以选择局部用药,如咪康唑栓剂、克霉唑栓剂或制霉菌素栓剂放入阴道内。也可以选择口服药物,如氟康唑或伊曲康唑进行治疗。
3. 复杂性VVC的治疗(RVVC):治疗结束后需进行随访。对于一年内发作四次或以上的患者,称为复杂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初始治疗达到真菌学阴性后开始维持治疗,可以选择克霉唑栓剂、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药物进行维持治疗。在维持治疗前应作真菌培养确认,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监测疗效及药物副作用。
4. 严重的VVC:延长局部治疗时间或口服氟康唑进行治疗。
5. 不良宿主VVC:如糖尿病患者或免疫抑制剂使用者,需控制原发病,同时进行抗真菌治疗。
六、总结与提醒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症,其成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案均有一定的特点。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个人卫生,增强免疫力,以预防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