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贯标申报
企业申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的关键要点与流程
一、申报资格与要求
企业要在指定的申报地区注册,拥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具备两化融合的基础,并且有强烈的贯标意愿。具备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经验的企业将享有优先权。但需注意,已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或曾获国家级、省级试点的企业不可重复申报。部分省市对申报企业的收入也有特定的门槛要求。
二、申报流程详解
1. 材料准备:
企业需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立项申请书》、《任务书》和《标准草案》等纸质及电子版材料。若涉及专利或地理标志,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文件。部分省市要求提供两化融合评估报告,这些材料都需要企业认真准备,确保完整性和准确性。
2. 申报程序:
企业需遵循属地化管理原则,通过逐级审核。市以下单位需先经过市级部门的初审,然后报送省级部门。企业还须在省级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填报信息,并完成两化融合评估系统的注册。
3. 审核与评定:
省级部门会组织专家对提交的材料进行评审,并择优推荐给工业和信息化部。值得注意的是,成功成为试点企业的单位,必须在一年内启动贯标工作,并通过评定管理平台定期上报进展。
三、奖补政策概览
不同省市为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提供了丰厚的奖补政策。例如,陕西省和渭南市的企业通过认证后,可分别获得20万元和3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青岛市则根据企业的规模及项目类型进行分级补贴,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
四、申报注意事项
1. 时间节点:多数省市的申报截止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至7月,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属地工信部门发布的具体时间要求,以免错过申报机会。
2. 材料真实性:企业提交的所有材料,特别是专利、科研成果等,必须真实有效,否则将影响企业的信誉和申报结果。
3. 重复申报限制:同一企业不得跨方向重复申报,且未建或在建项目不接受申报。
企业在准备申报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时,应充分了解并满足上述要求,遵循正确的申报流程,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和时间节点,以提高申报成功的机率。具体操作细节,建议企业参考属地工信部门发布的年度申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