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

运动健康 2025-06-26 07:47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教学目标】

一、语言能力

掌握六个生字,包括“尼、艄、翘”,会写如“纵横”“操纵自如”等词语,并能正确运用多音字“哗”。能够围绕中心句展开段落描写,深入体会静态与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二、思维发展

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以及角色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小艇与威尼斯城市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三、文化理解

让学生感受威尼斯的独特水城风情,激发他们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梳理课文围绕小艇展开的内容,包括外形、船夫技术、作用。体会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

二、难点:比较课文与“阅读链接”中的写法,学习并迁移运用动静描写技巧。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初探文本,感知特点

一、情境导入

展示威尼斯水城的地图与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地理环境中,交通工具如何适应?由此引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

三、生字词学习

对比学习多音字“翘”,辨析“翘(qiào)尾巴”与“翘(qiáo)首”。进行书写指导,特别注意“艇”“艄”的笔顺。

第二课时:品味语言,感悟表达

一、动态描写分析(船夫技术)

聚焦中心句“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引导学生圈画关键词,体会语言的生动性。通过角色扮演,模拟船夫应对不同河道场景,理解其技术的高超。

二、静态描写分析(夜晚威尼斯)

对比朗读第5-6自然段,让学生思考:热闹时如何体现动态活力,沉寂时如何营造静态美感。

三、拓展对比阅读

链接其他作家的威尼斯描写,如朱自清的《威尼斯》和乔治桑的《威尼斯之夜》,讨论不同视角下的城市描写。

【作业设计】

一、基础层:仿写第4自然段,运用“总分”结构描写某场景,如运动会接力赛。

二、拓展层:结合“阅读链接”,绘制威尼斯日景与夜景对比图,并标注动态与静态描写的语句。

【教学资源】

二、文本链接:部编版配套阅读材料《牧场之国》,帮助学生迁移学习“动静结合”的写法。

设计亮点:本课设计注重通过任务驱动和角色体验来深化语言品析,同时链接跨文本资源,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契合2025年部编版“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理念。通过图文结合、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威尼斯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兴趣。

上一篇:关于消防的知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