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为民教授:靶向药物少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在世界杯如火如荼之际,一场关于癌症治疗的盛会也在广州悄然展开。2014年POSTASCO会议信息交流研讨泛珠三角肿瘤进展的年会,在广州亚洲国际大酒店盛大召开。在聚焦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学习班活动时,广州军区总医院肿瘤中心的张为民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分享。
张教授首先介绍了靶向药物相较于传统化疗药物的优势,虽然其不良反应显著降低,但仍存在许多罕见的不良反应需要引起关注。针对靶向药物的不同不良反应,张教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 血管栓塞:出现静脉血管栓塞时,应采取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及维生素K的拮抗剂等措施。若出现动脉血栓,应立即停药并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2. 眼球副作用:针对眼球不同部位出现的副作用,应寻求眼科专业医生的诊治。
3. 胃肠道穿孔:一旦出现胃肠道穿孔,患者应永久性停药并寻求专科会诊。
4. 肝毒性:如总胆红素或转氨酶升高超过一定限度,应中断或停止用药。
5. 病毒性肝炎、血液毒性、泌尿抗毒性、神经系统毒性等也需警惕。还有神间质性肺炎、非感染性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代谢异常等不良反应。
张教授特别强调,定期监测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是预防的重要手段。他提醒广大患者和医生,平时仍需注意并重视这些罕见的不良反应。
张教授的专业背景令人钦佩。他是香港大学医学院的博士,并在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他在肿瘤综合治疗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特别是在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和介入治疗方面。他的学术成就包括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获得的广东省和军队科技进步奖。目前,他还主持多项关于肺癌靶向治疗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违者必究。如需内容合作请联系:[联系电话],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讨健康话题,为大众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