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胆囊癌根治术
引言
胆囊癌在我国的恶性肿瘤中排名第19位,其早期发现与治疗对预后影响显著。由于多数病例在胆囊切除术后才得到病理诊断,术前明确病情的情况并不多见。这要求我们在诊断过程中保持高度警惕,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案例资料
一位64岁的女性患者因冠心病在外院接受治疗。腹部CT检查意外发现她患有胆囊癌并伴随肝转移。入院后,各项检查均未显示出明显的异常症状,这使得病情更加隐蔽和难以诊断。
治疗过程
经过仔细研究患者的CT影像,我们发现患者的肝脏病变直接侵犯了胆囊(如图)。考虑到病变相对有限,且无淋巴结转移、腹盆腔种植转移和远程转移的迹象,我们决定进行胆囊癌根治术,同时切除胆囊和受侵的肝组织。手术过程中,我们仔细解剖肝门,结扎胆囊管,并逐层分离肝组织。最终,成功切除了右肝的肿瘤及其周围正常肝组织和胆囊。胆囊管切割后进行的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
病理结果与预后
手术后的肿瘤标本显示,肿瘤剖面呈现出典型的鱼样变化。病理诊断为胆囊低分化腺癌,可见肿瘤栓形成并累及肝组织。幸运的是,周围的肝脏并未显示出癌症的扩散。患者在手术后的九个月里,CT检查均未显示复发或转移的迹象。
案例讨论
手术是胆囊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对于早期病例,如本例中的ⅡA期患者。根治性切除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于术前怀疑胆囊癌的患者,应做好根治性手术的准备。术中应严格遵循无肿瘤手术的原则,仔细解剖,避免胆囊破裂和种植转移的风险。对于单纯胆囊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胆囊癌的患者,是否进行二次手术直接影响预后。对于不同分期的胆囊癌患者,手术方案应个体化制定。二次手术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阴性切缘和清扫肝门部淋巴结。对于胆囊癌的治疗,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建议在病理诊断后,及时转至专科医院或肝胆外科中心进行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