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检验癌症晚期检查图片
癌症晚期的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和临床表现。以下是关于癌症晚期检查的全面介绍,包括常用的影像学检查、病理学诊断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内容。
影像学检查在癌症晚期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是癌症晚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不同检查方法各有特点:
1. CT检查:CT扫描能提供身体剖面图像,对脑、肝、胰等实质性器官特别适合。普通CT分辨率有限,而增强CT能提供更多细节。例如,有病例显示普通CT报告的肿瘤大小比增强CT小一半,病灶情况也不太清楚。
2. PET-CT检查:是目前最先进的影像学检查之一,能同时显示解剖结构和代谢活性。有病例中,PET-CT正确识别了盆腔内子宫前壁右侧+双侧输卵管区域的癌细胞,而其他检查未能全面发现。PET-CT对于发现转移灶特别有价值,一例癌患者通过PET-CT发现了腹盆腔种植转移。
3. 超声检查:超声波对人体无副作用,适用于脑部肿瘤和腹部器官检查。例如膀胱癌可通过超声发现局限性突起的异常回声团块,并能评估肿瘤浸润。
4. X线血管造影:通过显影剂显示静脉、动脉状况,可用于脑肿瘤或、肝脏的病变检查。
病理学诊断:癌症确诊的金标准
病理检查是确定癌症性质和治疗方案的最终依据:
1. 病理检查流程:包括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多个步骤。病理医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生长情况来判断良恶性。
2. 病理报告解读:病理报告中会详细记载肿瘤的大小、形态、分布及细胞特性。例如"浸润性癌"指癌细胞突破了原发部位的基底膜,但"浸润"并不等同于晚期,是否晚期还需看整体分期。
3. 分子病理检测:现代病理学还包含基因检测等内容。如一例肺腺鳞癌患者通过基因检测发现EGFR基因p.L858R突变,为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肿瘤标志物在晚期癌症中的意义
肿瘤标志物检测对癌症诊断、疗效评估和复发监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1. 常见肿瘤标志物:
2. 标志物联合检测:单一标志物升高不能确诊癌症,通常需要多项联合检测。如CA72-4常与CEA、CA199联合检测胃癌。
3. 动态监测价值:肿瘤标志物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治疗后的动态监测。如前列腺癌患者术后PSA水平降低,复发时可再次升高。
癌症晚期的临床表现
癌症晚期常伴有多种临床症状,认识这些症状有助于早期识别:
1. 常见晚期症状:包括乳房肿块、咯血、胸部感染、背痛、胸痛等。当这些症状单独出现时,超过50%可能已是IV期癌症。
2. 特异性症状:约80%患者在确诊晚期时表现为相关部位的特异性症状,如乳腺癌的乳房肿块、肺癌的咯血和呼吸困难等。
3. 皮肤表现:癌症晚期患者身上可能出现红点,常见的有皮疹、蜘蛛痣、瘀点等,多由皮肤过敏、病原体感染、内分泌紊乱或凝血功能异常引起。
常规体检的局限性
很多患者疑惑为何年年体检却突然发现癌症晚期,这与常规体检的局限性有关:
1. 普通体检项目:通常包括体重、血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X光、B超等基础检查,对早期癌症筛查作用有限。
2. 针对性筛查的必要性:癌症筛查需要专项检查,如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胃肠镜检查消化道肿瘤、钼靶检查乳腺癌等。
3. "假体检"现象:普通体检很难发现早期肿瘤,当体检报告一切正常时,可能3个月后就确诊恶性肿瘤。
各癌种的专业筛查建议
针对不同癌症,推荐的专业筛查方法有所不同:
1. 肺癌:低剂量螺旋CT是金标准,能发现几毫米的肺部结节,而普通胸片发现时多为晚期。
2. 消化道癌:胃镜和肠镜是胃癌和肠癌的"照妖镜",粪便潜血试验容易漏诊。
3. 乳腺癌:钼靶X线检查比乳腺B超更能发现早期病变,特别是对致密型乳腺。
4. 肝癌:乙肝高发人群应每半年做一次上腹部B超+甲胎蛋白(AFP)检测。
5. 宫颈癌: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对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
了解这些专业筛查方法,选择适合自身风险的检查项目,才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