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糖尿病患者伴上腹痛 需警惕胰腺癌风险
全国癌疼痛诊治多学科研讨会于2015年5月13日在广州盛大召开。作为大会主席的陈汝福教授,同时也是广东省抗癌协会癌专业委员会的主委、中国医促会疾病分会的副主委以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外科的主任,他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关于癌的一些重要信息。
陈教授指出,新发糖尿病患者与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若新发糖尿病患者伴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适,应高度警惕癌的风险。数据显示,超过80%的癌患者患有糖尿病,而被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在三年内患癌的几率是未患病者的八倍。
癌是一种隐匿性极强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一旦感到不适,往往已经进展到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陈教授强调,癌的早诊早治至关重要,5年生存率可高达80%以上。大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进入中晚期,生存率降至20%,晚期可能只有几个月的生存期。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早期癌患者可能出现类似糖尿病的症状。陈教授解释,这是因为癌细胞破坏组织,导致胰岛分泌异常,引发高血糖症状。随着糖尿病患者数量的增加,人们往往只关注2型糖尿病而忽视了癌的可能性,从而延误了治疗。陈教授建议新发现的糖尿病患者应进行癌筛查,特别是出现上腹部不适、上腹痛或背部疼痛、消瘦等症状,或有癌家族史的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由于癌的发病位置和嗜神经侵润特性,癌患者常常遭受剧烈难忍的疼痛。在《全国癌疼痛治疗多学科研讨会》上,专家们共同探讨如何在诊断、手术、放疗、化疗等一系列过程中,通过多学科的联合治疗,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生存质量。陈教授介绍,手术肿瘤切除联合周围神经清扫术和术中放疗是主要的手术治疗方式,此外还有其他药物治疗、交感神经切除、介入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作为广东省首家专科门诊,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胆胰专科门诊采取多学科联合会诊方法,为疑似患者提供咨询和早期诊断检查,为癌患者提供早期治疗建议,致力于提高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及生存质量。
呼吁广大市民,尤其是新发糖尿病患者,务必保持警惕,如有疑虑,及时前往专业门诊进行筛查和咨询。对于癌的疼痛问题,现代医学已经提供了多种治疗方法,我们应该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共同为健康努力。陈汝福教授专属您的健康守护者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为了给大家提供最专业的医疗服务,陈汝福教授特地为大家安排了自己的门诊时间。在此期间,无论您遇到何种健康困扰,陈教授都会亲自为您解答疑惑,助您恢复健康。
门诊时间如下:
周一至周五的上午,陈教授都会在诊所等待您的到来。他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医学知识,能够为您提供全面、细致的诊疗服务。在这里,您可以放心地与他交流病情,获得专业的医疗建议。
而对于陈汝福教授的特定门诊时间,则是:周三上午在北院区,周三下午在南院区。不论您身在何处,只要提前安排好时间,就能享受到陈教授的专业诊疗。
请注意,如果您或您的组织希望与陈教授进行内容合作或转载相关内容,请务必遵守以下规定:(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健康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陈汝福教授深知这一点,因此他通过门诊时间的方式,亲自为广大患者提供专业、可靠的医疗服务。让我们共同珍惜这段宝贵的健康时光,与陈教授携手,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