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遇到癌症 古人管癌症叫什么

运动健康 2025-08-22 18:53健康知识www.aizhengw.cn

在中医理论中,古人并没有直接使用“癌症”这一现代医学名词,而是根据肿瘤的形态、部位和病理特征,采用了多种不同的名称来描述这类疾病。以下是古代中医对癌症的主要称呼及其特点:

1.

这是古代对癌症最常见的称呼之一,如“乳岩”(乳腺癌)、“舌岩”(舌癌)等。名称源于肿瘤坚硬如岩石的特性,形容其顽固难消的特点。宋代《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记载:“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毒根深藏”,直接以“岩”类比。

2. 瘕/积聚

多用于描述腹腔或内脏肿瘤。“”指固定不移的肿块,“瘕”指游走不定的包块,合称“瘕”;“积聚”则强调气滞血瘀、痰毒结聚的病理过程,如《圣济总录》将腹内肿瘤称为“症瘕”,《难经》称肺癌为“肺积”。

3.

广义上涵盖良性及恶性肿瘤,如《黄帝内经》提到的“筋瘤”“肠瘤”。名称侧重肿块的外形特征,但未严格区分良恶性。

4. 其他特定名称

  • 失荣/脱营:形容晚期癌症患者面色枯槁、形销骨立的状态,如颈部恶性淋巴瘤称为“失荣”。
  • 恶疮/石痈:用于体表癌肿,如皮肤癌或溃烂性肿瘤。
  • 噎膈/胃反:对应食道癌、胃癌,《金匮要略》等古籍有相关记载。
  • 古代中医对癌症的认知主要基于直观观察和整体辨证,名称多反映症状或形态,而非现代医学的病理机制。尽管部分描述与现代癌症高度吻合,但受限于时代,治疗手段通常难以根治,如文献所述“大多只能无奈等死”。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