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规监测指标
1.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WBC):正常范围(4.0-10.0)×10/L,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或炎症反应,降低常见于化疗后抑制或肿瘤转移。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L时感染风险显著增加,需警惕化疗或放疗影响。
血红蛋白(HGB):男性正常值13.8-17.2g/dL,女性12.1-15.1g/dL,降低提示贫血可能由肿瘤消耗或术后失血引起。
血小板(PLT):正常范围125-350×10/L,偏高增加血栓风险,偏低可能导致出血倾向。
2. 生化指标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异常提示肝脏损伤或药物毒性。
肾功能:肌酐(0.7-1.2mg/dL)和尿素氮(7-20mg/dL)异常需警惕化疗药物肾毒性。
电解质:重点关注血钾(3.5-5.0mmol/L)和血钙,术后易出现电解质紊乱。
二、肿瘤相关指标
1. 肿瘤标志物
癌胚抗原(CEA):>5μg/L可能提示消化道肿瘤复发。
甲胎蛋白(AFP):>25μg/L需警惕肝癌复发。
糖类抗原19-9(CA19-9):对癌、胃癌监测有重要意义。
2. 凝血功能
异常凝血酶原:升高可能提示肝癌复发或维生素K缺乏。
血小板计数:持续降低需预防自发性出血,可考虑输注血小板。
三、术后特殊关注
1. 感染风险:白细胞计数<4×10/L或中性粒细胞<1.5×10/L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 营养支持:血红蛋白恢复较慢(80-120天周期),需补充铁、叶酸等。
3. 复发监测:若肿瘤标志物持续升高,需结合影像学检查排除复发。
建议术后定期复查(如每周血常规),异常指标需由主治医生综合评估。对于凝血功能障碍或严重抑制,可能需要药物干预或输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