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治疗的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是针对癌症特定基因突变或分子特征的精准治疗方式,相比传统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的毒性。以下是目前晚期癌症治疗中主要的靶向药物分类及应用情况:
肺癌靶向药物
肺癌是靶向治疗应用最成熟的领域之一,根据不同的基因突变类型有多种靶向药物选择:
1. EGFR突变:这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常见的突变类型(约10-15%),对应药物包括:
2. ALK融合(钻石突变):约占NSCLC患者的3-8%,药物包括:
3. 其他少见靶点:
2025年靶向药物进展
2025年有多款新型靶向药物上市,为晚期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
1. 埃万妥单抗(锐珂):双特异性抗体药物,靶向EGFR和MET信号通路,对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及奥希替尼耐药患者效果显著(缓解率73%,无进展生存期11.4个月)
2. 芦康沙妥珠单抗:TRP2 ADC药物,针对EGFR耐药患者(客观缓解率60%,无进展生存期11.5个月)
3. 瑞康曲妥珠单抗:HER2靶向ADC药物,对HER2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客观缓解率38.1%)
4. 戈来雷塞片:专门针对KRAS G12C突变的抑制剂(客观缓解率56.3%,疾病控制率90.6%)
5. 阿昔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获批用于中高危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是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的肾癌靶免联合方案
其他癌症的靶向治疗
1. 乳腺癌:
2. 肝癌:
3. 多发性瘤:
4. 卵巢癌:
靶向治疗的选择原则
1. 基因检测先行:必须通过基因检测确认存在特定突变才能使用相应靶向药物
2. 耐药后的选择:
3. 专科医生指导:靶向药物种类繁多,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癌症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新药不断研发,为更多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希望。治疗选择需基于精准的基因检测结果和个体化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