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时裂伤可能患巴氏腺囊肿 治疗后应勤换内裤
巴氏腺囊肿,也称为前庭大腺囊肿,是女性常见的外阴炎症之一。由于发病缓慢,症状不典型,很容易被女性忽视。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部,其分泌物在特定情况下排出受阻,导致形成囊肿。
深入了解巴氏腺囊肿的形成原因,我们发现它主要源于几个因素:慢性炎症使巴氏腺导管阻塞,急性炎症消退后的导管仍然阻塞,分娩时的阴道及会阴外侧裂伤形成的瘢痕,或是错误的会阴侧切手术导致的巴氏腺导管损伤。先天性巴氏腺导管狭窄或分泌物过于粘稠也会导致囊肿的形成。
巴氏腺囊肿在形成后可能长期存在,发展缓慢。患者通常无明显不适,只感觉一侧阴唇较另一侧肿大。经过妇科检查,可以观察到患侧大阴唇下部有明显的肿大,并有囊性感。如果囊肿没有明显压痛,阴道口会被挤向健康的一侧。
对于巴氏腺囊肿的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激光治疗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包括囊肿造口术和囊肿切除术。对于较大的囊肿或反复感染的囊肿,可以选择造口术;对于感染性囊肿,可以选择切除术。手术切除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将整个肿大的前庭大腺切除。手术后,伤口需要严格消毒并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巴氏腺囊肿同样重要。保持外阴清洁卫生,避免穿化纤内裤,经常换洗内裤,避免阴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的污染。注意检查尿道口及尿道旁腺是否有异常。由于剧痛,阴道窥器检查在急性期可能无法完成,因此如有必要,可以暂时不进行。但在前庭大腺炎急性期后,应取前庭大腺开口处及尿道旁的分泌物进行涂片检查,以确定病原菌。通过这样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巴氏腺囊肿的发生。
巴氏腺囊肿虽然可能长期存在,但并不一定需要治疗。除非囊肿逐渐增大或反复感染,否则可以定期观察。在治疗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遵循医生的建议是非常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也同样关键,以保持外阴的清洁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