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疾病本质与治疗机制差异
癌症:属于恶性增殖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癌种、分期、基因突变类型差异极大),治疗需针对肿瘤微环境、免疫逃逸等复杂机制。早期癌症通过手术、放疗可能根治,但晚期易转移复发,需依赖化疗、靶向药或免疫治疗,且易产生耐药性。
糖尿病:以代谢紊乱为核心,需长期调控血糖和胰岛素功能。虽无法根治,但通过药物(如胰岛素、GLP-1受体激动剂)、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控制,并发症可预防。近年来研究显示部分2型糖尿病可通过强化治疗实现“逆转”。
2. 治疗进展与科研突破
癌症: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如PD-1抑制剂)显著提升部分癌种生存率,但仅对特定患者有效,且研发成本极高。例如肺腺癌的EGFR靶向药有效,但耐药性问题突出。
糖尿病:新型药物(如一周注射一次的胰岛素、口服GLP-1类药物)大幅改善患者依从性,2024年微创手术和基因疗法研究显示根治潜力。
3. 长期管理与预后
癌症: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较低(如癌不足10%),需持续监测复发;而甲状腺癌等“温和型”癌症治愈率超90%。
糖尿病:规范管理下患者寿命可接近常人,但需终身防控并发症(如肾病、视网膜病变)。
从攻克难度看,癌症整体挑战更大,因其异质性和转移特性导致治疗方案高度个体化,且晚期治愈率低;而糖尿病虽需终身管理,但可控性更强,近年技术突破更频繁。不过两者均需结合早期筛查和个性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