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症状或提示你患糖尿病
病例介绍:李先生的食欲之谜
李先生近期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状况,他的食欲异常旺盛,一日三餐之外还要频繁补充零食。与此他的饮水量也急剧增加,频繁如厕。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李先生食量剧增,体重却意外下降。这种情况引起了家人的极大担忧。
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李先生的症状正是糖尿病的典型表现“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以及体重下降。
糖尿病导致的多食,是因为大量尿糖使得糖分流失,人体缺乏能量而处于饥饿状态,刺激了食欲的亢进。血糖的升高则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使患者更容易产生饥饿感。有些患者甚至每天需要吃五六顿饭,但仍难以找到饱腹的感觉。
多饮多尿则伴随着水分的丢失,导致细胞内脱水,从而刺激口渴中枢,出现口干舌燥、烦渴多饮的症状。这时,人体急需补充水分,饮水次数和饮水量因此增加。
糖尿病患者的多尿,常常与血糖升高有关。糖分不能被充分利用,经过肾小球滤出后,又不能被肾小管完全重吸,导致渗透性利尿,出现排尿增多。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随之增大。这种多尿的状况进一步导致了多饮,多饮又助长了多尿。
体重下降则是由于胰岛素不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供能,只能通过加速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来补充能量和热量。这导致体内脂肪、蛋白质的大量消耗,再加上水分的丢失,患者往往会出现体重下降、形体消瘦,从而感到疲惫无力、精神萎靡。
尽管“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表现出这些症状。有些糖尿病早期患者可能只伴有疲劳、餐前低血糖、皮肤瘙痒、性功能障碍、手足麻木等不适,但也应特别警惕。
那么,如何预防糖尿病呢?健康饮食是关键。在预防糖尿病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注意“三多三少”:防止总热量摄入过高、防止脂肪比例过高、防止膳食纤维比例过低。增加鱼类的摄入、增加谷物特别是粗粮的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的摄入,最终达到降低膳食热量密度的目的。
在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之外,还有更多的糖耐量异常人群。这些人群是糖尿病的后备军,预防糖尿病的关键之一就在于阻止这一人群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史、肥胖、吸烟、年龄在50岁以上的人群,应定期监测血糖。一旦发现糖耐量异常,应立即采取干预措施,结合健康饮食、合理运动和药物干预,阻止糖尿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