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购饿了么
阿里巴巴与饿了么:一场战略并购的历程
一、并购时间与金额
时间回溯到2018年4月,那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时刻。阿里巴巴集团携手蚂蚁金服,以惊人的95亿美元全资收购了饿了么。这一交易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全现金收购案例,让人惊叹不已。
二、并购背景与过程
1. 股权积累阶段
早在2016年8月,阿里巴巴与蚂蚁金服就开始了对饿了么的投资,首次投资金额为12.5亿美元。到了2017年,经过进一步的增资,阿里系的持股比例达到了32.94%,成为饿了么的第一大股东。而创始人张旭豪的股份,在收购前被稀释至约2%。随着这次全资收购,张旭豪最终实现了完全退出。
2. 战略目标
饿了么作为高频本地生活的服务入口,与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如盒马鲜生、银泰等)形成了协同。即时配送网络被视为新零售场景下的核心基础设施,这次收购旨在进一步完善阿里巴巴的“新消费”生态布局。
三、收购后的整合与发展
1. 独立运营
虽然阿里巴巴全资收购了饿了么,但饿了么依然保持独立品牌和运营。融入阿里巴巴生态后,其与口碑的到店服务形成了互补,进一步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
2. 财务表现与行业竞争
在2024财年里,饿了么的单量同比增长显著,亏损持续收窄,经营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收购后,外卖市场形成了“美团对决阿里”的格局,而饿了么的市场份额一度接近50%(含百度外卖)。
四、争议与澄清
1. 对赌传闻
外界曾传闻收购源于饿了么对赌失败,但阿里巴巴明确否认存在相关协议,并强调收购是出于战略选择。
2. 创始人角色转变
收购后,张旭豪不再主导饿了么的运营。取而代之的是阿里副总裁王磊出任CEO,领导饿了么走向新的发展阶段。
五、长期影响
这次收购标志着阿里巴巴从电商平台向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全面延伸。通过增强即时配送能力,阿里巴巴强化了其新零售版图。到了2025年,饿了么仍然是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服务的关键组成部分,持续推动即时电商消费体验升级。这场并购不仅仅是两家公司的融合,更是两个巨头在新消费领域的一次合作,共同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篇文章综合了收购事件的核心节点、战略逻辑以及后续的整合效果,展现了阿里巴巴通过资本运作强化生态布局的典型路径。也展现了饿了么在新的股东领导下,如何与阿里巴巴融合,共同推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