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近1.3亿
糖尿病在中国:严峻形势与科学管理建议
截至当前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惊人的约1.48亿,而另外2.74亿人正处于糖尿病前期,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1][2]^。与早期统计的1.3亿相比,这一数字呈现出上升趋势,反映出我国糖尿病防控工作仍面临严峻挑战^[3][4]^。
主要风险因素
一、不良饮食习惯:这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
晚餐过晚:进食时间晚于晚上7点可能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从而引发血糖水平升高^[1][2]^。
红肉过量:每周摄入的红肉超过两份,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将增加62%^[1][2]^。
甜饮料摄入:每天饮用含糖饮料或人工甜味剂饮料≥2杯,也会增加糖尿病风险^[1][2]^。
二、血糖管理误区:部分患者在血糖管理上存在一些误区。
许多患者仅关注空腹血糖的监测,却忽视了餐后血糖的波动。例如,长期餐后血糖超过12mmol/L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并发症^[4]^。一些患者依赖“偏方”如过量饮用苦瓜汁来控制血糖,但这可能会加重胰岛功能损伤^[4]^。
科学管理建议
一、饮食控制:遵循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建议每日摄入鸡蛋不超过1-2个,并避免油炸、煎炒等高脂烹饪方式^[6]^。
二、运动干预: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的重要一环。建议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并搭配力量训练^[6]^。
三、规范监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全面关注全天的血糖波动,而不只是单一时间点的数据^[4]^。
四、早期干预: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群,应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如体重管理和膳食优化,来延缓疾病的进展^[5]^。
糖尿病的并发症可能涉及心脑血管、肾脏及视网膜等多个器官。早期筛查和及时治疗是降低糖尿病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3][7]^。让我们共同努力,科学管理糖尿病,拥抱健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