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运价指数大幅下跌
集装箱运价指数近期呈现持续下滑趋势,自2025年初至今(截至5月8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年内累计跌幅已逾27%。这一市场表现背后的动因纷繁复杂,值得我们深入。
从供需基本面来看,当前集装箱运输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失衡状态。一方面,运力过剩问题日益凸显。据了解,全球集装箱船舶新订单在2025年已攀升至历史高位,预计新增运力将以7.3%的速度增长,这无疑加剧了市场上的供给压力。特别是在欧洲航线,运力已处于高度饱和状态。部分船运公司将美国航线的运力转移至欧洲,进一步加剧了欧线供给过剩的状况。远东至欧洲航线的市场运价遭受重创,部分报价甚至被“腰斩”。
另一方面,需求疲软成为压垮运价指数的又一重要因素。欧美消费市场降温,德国失业率跃升至6.2%,创四年新高;美国职位空缺数也跌至近两年低位,经济低迷导致进口需求减弱。春节后的传统淡季以及复工节奏缓慢,使得中国出口货量增长动能不足,部分航线的即期订舱价格单周跌幅超过15%。
地缘政治与市场预期的扰动也不容小觑。以红海复航预期升温为例,美国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市场预计红海航线的恢复将释放绕行非洲的冗余运力,这无疑给市场带来了下行压力。实际执行仍存不确定性。中美贸易政策的波动也给市场带来了诸多变数。
期货市场的联动下跌为集装箱运价指数的下滑增添了压力。集运指数期货主力合约(EC2506)在5月8日收报1283点,较前一日下跌3.64%,创阶段新低。市场对现货市场持续走弱的担忧加剧,部分合约的价格已接近航运企业的成本线。
展望未来,集装箱运价市场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船运公司之间的博弈、季节性因素等都对市场产生影响。例如,虽然6月节日货品出口可能带动需求反弹,但仍需观察实际货量能否消化当前的高位运力。
集装箱运价指数在短期内仍面临供需矛盾与宏观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制。实质性的反弹需要等待需求端改善与运力收缩形成共振。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各方需保持警惕,谨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