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碧苔三四点

生活百科 2025-06-22 17:50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这句美妙的诗句出自宋代词人晏殊的《破阵子春景》。在这首词中,晏殊以清新的笔触,勾画出春日景象的细腻与生机。

诗中的“池上碧苔三四点”,描绘的是池水中点缀着碧绿色的苔藓,那“三四点”的苔藓,仿佛是大自然初醒的细腻痕迹,如同随意点缀在翡翠画布上的点点绿意。而那“叶底黄鹂一两声”,则是通过听觉的描写,让我们仿佛听到了树叶掩映下黄鹂鸟的鸣叫声,“一两声”的鸟鸣,打破了春日的静谧,又增添了生机与灵动。

这句诗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静态的碧苔与动态的黄鹂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色彩对比也是此句诗的一大特色,碧绿的苔藓、嫩黄的鸟羽与绿叶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明快的春日画卷。

全词以“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开篇,点明了时令。接下来的“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更是以燕飞、梨落、苔生、鸟鸣、絮飘等意象,串联起了一幅春日的生机图景。而“日长飞絮轻”则呼应了前句,暗示着白昼渐长,春意渐浓。

在情感表达方面,此词上阕写景,下阕则转向描述少女嬉戏的民俗场景,自然与人文在其中和谐统一。而“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这句诗,则以简练的白描手法,传递了词人对春光敏锐的感知,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欣悦。

晏殊的词作以平淡的语言营造深远意境,此句中的数字“三四”“一两”的巧妙运用,既强化了画面感,又避免了辞藻的堆砌,体现了宋代婉约词的典型特征。这句诗被誉为“绘春之绝唱”,其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的手法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晏殊的《破阵子春景》中的这句诗,以其生动的描绘、丰富的情感和深入人心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春日的生机与美好。无论是那池上的碧苔、叶底的黄鹂,还是那轻飞的柳絮,都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春的故事。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