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来华机票价格上涨 媒体披露原因
一、短期供需失衡(聚焦2023年初)
面对全球疫情逐渐消散的局面,航空业开始逐步复苏。韩国对华政策调整导致的航班供给骤减,成为这一复苏过程中的特殊插曲。韩国因对华旅客实施入境检测等加码防疫措施,使得釜山、济州等中小型机场资源紧张,本国航司不得不取消部分中韩航班。此时的中韩实际运行航班量锐减至每周仅余的60余班,运力受限严重。
需求端却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中国的“乙类乙管”政策在2023年1月正式实施,韩国赴华客流量迅速回暖。更为显著的是,美、加旅客通过韩国中转来华的需求激增,形成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春节前后,留学生返乡潮更是推高了需求,如首尔至长沙等航线的票价一度冲破万元大关。这一切都为航空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二、结构性需求变化(展望2024年后)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全球旅游业的回暖,航空市场的需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韩国逐渐成为中国游客赴欧美热门目的地的重要中转站。受中国直飞欧美航班数量限制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通过韩国进行中转。据数据显示,经韩国转机的中国旅客数量在稳步增长,这一趋势不仅推高了韩国飞往欧美航线的票价,也间接带动了整体机票价格水平的提升。随着政策的刺激,新的需求也在不断涌现。自2024年11月起,中方对韩实施免签政策后,韩国赴华旅游需求迅速膨胀。旅行社的数据展示了这一变化的直观影响,部分韩国旅企半年内赴华游客量同比增长超过惊人的十倍。航空公司因此纷纷增加仁川至北京、上海等干线航班的频次。至2024年底,“周五下班去中国”成为韩国社交媒体的热议话题,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在持续释放。
三、行业资源配置调整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航空行业也在进行资源配置的调整。疫情期间,韩国航司大幅裁员以应对困境。随着航线的重启和需求的复苏,这些航空公司面临人手短缺的问题。大韩航空等企业不得不紧急招聘乘务员以恢复运力。廉价航空也在进行战略调整。济州航空等廉价航空公司在疫情前的收入中,中国市场占到了七成以上。在恢复阶段,这些航空公司优先增加中韩航线以迎合市场需求。初期运力的投放仍然难以匹配需求的高速增长。这一切都在考验航空行业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