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称对乌发起大规模打击
从4月下旬的高强度打击行动到战术升级与装备投入,再到乌方的应对与国际社会的反应,以下是关于俄乌冲突的深入分析和生动描述。
一、4月下旬的高强度打击行动
4月27日,俄罗斯在复活节期间对乌克兰全境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大规模联合打击。这次行动采用了无人机、弹道导弹等多种手段进行攻击。基辅遭遇了超过四十架的“天竺葵”无人机的袭击,随后又遭受了弹道导弹的补射,空袭警报持续了数小时。俄罗斯方面宣称,这次行动摧毁了包括保罗格勒化工厂在内的148个军事目标。
而在4月24日至25日,俄罗斯军队对基辅和哈尔科夫进行了重点空袭。在基辅,导弹和无人机的混合攻击导致戈洛谢耶夫斯基区等多地建筑严重损毁,造成了9人死亡,70余人受伤。与此哈尔科夫市及周边多个州也遭受了同步袭击,多栋住宅楼倒塌,给救援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二、战术升级与装备投入
在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俄罗斯军队不断升级其战术并投入新型装备。其中,“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被用于实施精确打击,引发了关于“军事目标”定义的争议。改进型T-90M坦克也已经投入战场,这种坦克配备了新型滑膛炮和数据链系统,显著提升了火力协同能力。
俄罗斯海军陆战队也启动了扩编计划,旨在增强战略投送和海岸作战能力。根据计划,第155旅将在2025年升级为师级单位,并在2026-2027年间再增三个陆战师。
三、乌方的应对与国际反应
尽管乌克兰通过外交渠道谴责了俄罗斯的袭击行动违反了国际法,但其在军事资源方面仍面临短缺困境。泽连斯基透露,西方实际到账的援助资金仅为670亿美元,部分资金还被用于行政开支,这引发了国内的不满和质疑。
尽管乌克兰军队尝试反击俄军的无人机群,如3月击落的114架无人机,但其整体的防御压力仍在持续加剧。当前,俄乌冲突已经进入到了一种高强度的消耗阶段。俄罗斯通过装备迭代和多线攻势来巩固其在战场上的主动权,而乌克兰则在兵员、装备以及外援协调等方面面临着多重挑战。
俄乌冲突的每一方都在寻找自身的优势,努力争取战争的胜利。无论结果如何,冲突都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国际社会应当积极寻求和平解决方案,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为俄乌双方带来更大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