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偏瘫警惕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怎么治疗
手脚不协调、身体突然失去知觉,这些症状常常让人联想到中风。这也许是脑胶质瘤的预警信号。脑胶质瘤,这一大脑和脊髓胶质细胞癌变的原发性颅脑肿瘤,其症状除了常见的头痛、恶心、视物不清外,还会因肿瘤压迫脑组织而产生神经中枢受损的症状,如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和精神障碍等。
对于具有肿瘤家族史的高危人群,还可通过基因检测预测胶质瘤的发生几率。虽然胶质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占45%-50%,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但其预后与肿瘤的发现早晚和恶性程度有关。了解胶质瘤的相关知识并及早发现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大多数胶质瘤患者因头痛、癫痫等症状就诊,而并非直接因胶质瘤而就医。经久不愈的头痛、突然的视物不清、语言障碍和运动功能障碍等都可能是胶质瘤的表现。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神经检查。
脑胶质瘤大多缓慢发病,从出现症状到就诊一般需要数周至数月,甚至数年。恶性程度高的和后颅窝肿瘤病史较短,而良性的或位于静区的肿瘤病史较长。
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手术往往是第一步。手术不仅能提供最终的病理诊断,迅速去除大部分肿瘤细胞,缓解患者症状,而且为下一步的其他治疗提供便利。对于某些低级别胶质瘤,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完整切除手术可能使患者得到根治并长期存活。
除了手术,放疗也是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常常需要接受的治疗方法。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往往需要进一步的放疗来辅助治疗。
虽然脑胶质瘤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了解其症状、及早发现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手术、放疗等手段的综合治疗,许多患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和长期的生存。针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如肿瘤体积超过6厘米或手术切除不完全等,放疗成为不可忽视的治疗手段。放疗主要分为局部放疗和立体定向放疗。在初次诊断的胶质瘤患者中,一般不推荐立体定向放疗。局部放疗则根据技术的不同,分为适形调强放疗和三维塑形放疗。对于复发的胶质瘤,特别是位于脑功能区的肿瘤,立体定向放疗有时会作为考虑的选择。
在化疗方面,随着医学的进步,化疗及靶向治疗在胶质瘤治疗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替莫唑胺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它能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是目前治疗胶质瘤唯一有明确疗效的化疗药物。对于初次接受治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替莫唑胺在与放疗同步进行后,还需继续单独服用一段时间,一般为6-12个周期。除了替莫唑胺,其他化疗药物如尼莫司丁对复发胶质瘤的治疗也表现出一定的疗效。新近出现的血管靶向药物阿伐斯丁,在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时表现出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最近的大规模三期研究中期分析显示,对于初次接受治疗的高级别胶质瘤患者,阿伐斯丁与放疗、替莫唑胺的联合使用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标准治疗方案。
免疫治疗和生物治疗等新型治疗方式,目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虽然其确切疗效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但从多项研究来看,这些治疗方法富有前景,有望为胶质瘤患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这些新兴治疗方式的出现,让胶质瘤患者看到了更多的希望,期待着未来能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对于胶质瘤患者,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疾病的阶段来定制方案。无论是放疗、化疗还是新兴的治疗方式,都需要医生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积极配合,共同为战胜疾病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