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肝癌 术后并发症如何护理
肝癌因其常伴有肝硬化和门静脉高压,其分期复杂且至今没有公认的完全标准。全球各大肿瘤学组和肝癌诊疗机构提出了不同的分期系统,如TNM分期、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等。理论上,肝癌的分期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特征、肝功能储备、门静脉压力以及患者整体状况。对于中晚期肝癌来说,手术治疗的关键在于术前评估、手术技术的改进以及术后对复发和转移的防治。
在术前评估方面,中晚期肝癌通常表现为直径大于10cm的单发肿瘤、多发肿瘤,伴随门静脉或肝静脉的癌栓。由于手术风险较高,只有当患者肝功能良好、肝储备功能满意时,才考虑手术治疗。肝功能评估常用Child-Pugh评分,同时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ICG15)也被用于评估肝储备功能。BCLC学组还引入了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来评估门静脉高压的程度。只有满足一定条件,如Child-Pugh为A级、HVPG在可接受范围内,并且预计切除后的余肝体积足够时,才能进行手术。
手术治疗对于中晚期肝癌的疗效如何呢?答案是肯定的。对于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其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非手术或姑息治疗的患者。例如,单发巨大肿瘤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16.7%-38.5%。对于多发性肝癌,如果肿瘤数量不超过3个,手术治疗可以带来显著益处。对于肿瘤数量较多或已经侵犯重要血管的中晚期肝癌,手术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在手术技术方面,肝癌手术尤其巨大或多发肿瘤的手术非常复杂且切除率低。为了增加肿瘤的可切除性,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使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门静脉栓塞主瘤所在肝叶的方法也被采用,使余肝肥大后再进行切除。对于巨大肿瘤,采用不游离肝周韧带的前径路肝切除法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手术。这种手术方法先离断肝实质及肝内管道,最后再游离韧带并移除肿瘤。
肝癌的手术治疗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精细操作的过程。在术前评估、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等方面都需要细致的考虑和精湛的技术。通过不断改进手术技术和提高手术效率,我们可以为更多的肝癌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针对多发性肿瘤的治疗,我们采用手术切除结合术中消融的策略。针对肝脏边缘的肿瘤,我们实施切除,而对于深部的肿瘤,则运用射频技术进行消融处理。这种综合性的方法旨在最大化地消除肿瘤细胞,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的情况,手术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在行门静脉取栓术时,我们必须阻断健侧门静脉血流,以防止癌栓扩散。对于肝静脉癌栓,我们会采用全肝血流阻断的方法,尽可能地整块去除癌栓,以彻底清除病患。
而对于肝癌伴随胆管癌栓的情况,我们在去除癌栓的也会关注是否有部分肿瘤已经侵犯胆管壁。如果存在这种情况,我们会同时切除受累的胆管并重建胆道,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险。
那么,在进行肝癌手术治疗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术后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病人术后身体通常较为虚弱,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例如,在介入治疗后,病人需要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穿刺部位也需要加压盐袋6小时,以防止伤口感染。我们还要密切观察术侧肢体的皮肤温度、足背动脉搏动以及皮肤颜色,注意穿刺点皮肤有无淤血、血肿,敷料是否污染,盐袋是否移位。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并发症的监控也是术后治疗的重要部分。病人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和麻痹性肠郁胀。我们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测量体温,一旦发现体温过高,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为了防止感染,我们可以在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如果病人右上腹疼痛剧烈,我们还需要应用镇痛剂。我们也要密切注意病人的呼吸、心率、心律等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肝癌手术治疗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过程,需要医生和病人共同努力。通过细致的护理和密切的监控,我们期待每一个病人都能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