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
李希贵校长的《学校管理沉思录》系列文章,对教育管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刻,其核心理念可提炼为以下几个维度。
一、教育定位:超越学科本位
李校长警告学科主义的陷阱,反对教师过度拔高学科专业性。他强调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而非局限于培育学科专家。这种理念旨在避免由于定位模糊而带来的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他主张尊重学生的多元个性差异,努力避免将学生塑造成单一标准下的复制品,提倡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具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管理哲学:简化制度与组织变革
李校长提出了“最少制度,最优效能”的理念,倡导通过合理的组织架构来替代繁琐的制度,避免管理混乱的现象,如越级指挥等。他强调了领导力分层模型的重要性,认为高层领导应该聚焦于战略体系的构建,而不是陷入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三、学校文化:回归育人本质
李校长通过实例强调了机制创造公平的重要性,指出权责边界的清晰是维护管理秩序的关键。他警告了形式主义的危害,批评了将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呼吁关注师生的校园幸福感,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师生成长的文化氛围。
四、AI时代的教育应对
面对AI的挑战,李校长提出了能力培养优先的理念,强调构建意义、跨领域整合、批判性思维和迁移创造四大能力,以保持人类相对于AI的领先性。他主张将AI定位为助理,强调教育者需要掌握技术的主导权。
五、挫折教育与成长观
李校长通过运动员的案例阐释了挫折教育的核心,即让孩子在失败中看到希望,培养抗逆力。他强调了“学会输”的智慧,认为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经历失败,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他提倡从长周期评价视角来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而非单一的短期结果。
这些思想贯穿了李希贵校长从高密四中到北京十一学校的实践经历,展现了他对教育的深入理解和独特见解。他的理念不仅强调了用制度激活人的重要性,还重新定义了学校的角色和任务。他的思想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指导,也为广大师生带来了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