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瘦的主要原因
1. 肿瘤消耗
癌细胞增殖速度快,需要大量营养物质(如葡萄糖、蛋白质)来维持生长,导致正常细胞营养不足。
肿瘤释放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会加速脂肪和肌肉分解,即使患者进食充足仍可能体重下降。
2. 营养摄入不足
癌症本身或治疗副作用(如化疗、放疗)常导致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味觉改变,影响进食量。
消化道肿瘤可能直接阻塞或损伤胃肠道,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
3. 代谢异常
癌细胞分泌的物质会扰乱机体代谢,增加能量消耗,并引发胰岛素抵抗,促使身体分解脂肪和蛋白质供能。
4. 其他因素
慢性出血(如消化道肿瘤)或感染会进一步加重消耗。
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也可能抑制食欲,形成恶性循环。
二、贫血的主要原因
1. 营养缺乏性贫血
进食减少导致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不足。
2. 慢性失血
肿瘤侵犯血管或治疗(如手术、化疗)引起的出血,尤其是消化道肿瘤。
3. 抑制
癌细胞转移至或化疗/放疗直接抑制造血功能,影响红细胞生成。
4. 慢性疾病性贫血
肿瘤相关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干扰铁代谢和红细胞生成。
三、综合影响
贫血和消瘦常相互加剧:
贫血导致乏力、活动减少,进一步降低食欲和肌肉量。
消瘦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加重治疗副作用,形成恶性循环。
应对措施包括营养支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治疗原发肿瘤、纠正贫血(如补铁、输血)及心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