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切除后的组织形态和外观特征因肿瘤类型、部位及手术方式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综合医学资料的详细分析:
一、恶性肿瘤切除物的常见形态特征
1. 外观与质地
多数呈不规则肿块,边界模糊(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表面可能有溃疡或凹凸不平。
质地通常较硬,但肉瘤类肿瘤可能呈现嫩滑、湿润的"鱼肉状"质地。
颜色多样:灰白色(常见于肺癌、乳腺癌)、灰红色(肉瘤)、暗红色(血供丰富的肝癌或血管瘤)或黄色(脂肪肉瘤)。
2. 内部结构
切开后可见异常增生的细胞团块,常伴有坏死区域和新生血管。
显微镜下显示细胞核异型性(核增大、染色质分布不均)、组织结构紊乱等恶性特征。
二、不同癌症类型的切除标本特点
1. 乳腺癌
保乳手术:切除组织较小,乳房形态基本保留,但可能遗留弧形或放射状瘢痕。
全乳切除:胸部扁平或凹陷,常见横向梭形瘢痕(部分患者为纵向)。
切除标本多呈灰白色结节,质地硬韧。
2. 胃癌
切除组织表面常见溃疡或凹陷,切面灰白至褐色,质地坚硬。
边界不清,可能浸润胃壁全层。
3. 肺癌
腺癌切面可见胸膜皱褶形成的中央凹陷;鳞癌常伴大面积坏死空洞。
小细胞癌呈灰白色分叶状,易压迫支气管。
三、术后外观变化与恢复
1. 疤痕特征
微创手术(如胸腔镜)切口多为3-5cm的小孔,传统开胸手术可长达15cm。
疤痕经历炎症期(红肿)、增生期(凸起变硬)、成熟期(变软褪色)三个阶段。
2. 功能与形态影响
乳房切除可能导致上肢水肿、皮肤松弛;口腔癌大面积切除需皮瓣修复面部轮廓。
结肠癌术后腹腔镜手术疤痕小而分散,开腹手术遗留长条形疤痕。
四、判断切除效果的关键指标
手术切缘是否干净是评估切除彻底性的核心标准,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认无癌细胞残留。术后定期影像学复查可监测"肿瘤术后改变"(手术部位解剖结构变化)与复发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