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记 癌症治疗史
癌症作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治疗历史反映了医学认知与技术的进步轨迹。从古代对"瘤"的模糊认识到现代精准医疗时代,癌症治疗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
古代对癌症的认知与治疗
中国关于肿瘤的文字记录可追溯至3500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当时将这类病症统称为"瘤"。宋代《卫济宝书》是中国古代最早使用"癌"字作为病名的医学著作,而南宋医家杨士瀛在《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中最早对癌症病症特征做了描述:"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垒垂,毒根深藏",这一描述与现代医学对癌症的认识已非常接近。古代中医将癌症视为全身性疾病,强调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采用补气中药如党参、黄芪、仙鹤草等减轻症状,并使用六神丸、云南白药等治疗放射性炎症和口腔溃疡。
现代癌症治疗体系的建立
20世纪以来,癌症治疗逐渐形成了三大支柱性手段:
1. 手术治疗:从根治性切除到微创保功能手术的演进,如结直肠癌手术已能达到"行云流水"的艺术境界,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主刀可在1个多小时内完成。
2. 放射治疗:从普通放疗到精准调强放疗,如甲状腺癌的碘131治疗,服药后辐射值可从260多迅速降至安全范围,通常5天左右即可达到出院标准。
3. 化学治疗:从单一药物到联合化疗方案,如乳腺癌治疗中紫杉类药物与靶向药的联合应用显著提高了疗效。
当代精准医疗革命
21世纪以来,癌症治疗进入精准医疗时代,主要突破包括:
1.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设计药物,如HER2阳性乳腺癌的DS8201药物,2025年已纳入医保,大幅降低了治疗成本。
2.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症,这一突破性进展甚至获得了诺贝尔奖认可,为部分患者提供了完全治愈的机会。
3. 多学科综合治疗:强调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的有机结合,根据分子分型制定个性化方案,如2025年肺癌诊疗指南要求IB期非鳞癌患者必须检测EGFR突变以指导治疗。
癌症康复管理的关键
现代医学认识到,癌症治疗后的康复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1. 定期复查:约70%的复发发生在治疗后三年内,定期监测可早期发现异常。
2. 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和良好心态,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期有显著影响。
3. 中西医结合:中药在升高白细胞(如党参、茯苓、鸡血藤)、血小板(如花生衣、阿胶浆)方面有独特优势,可减轻治疗副作用。
未来展望
2025年癌症治疗领域持续取得进展,如乳腺癌治疗中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的皮射剂型纳入医保,大大简化了治疗流程。肺癌治疗中针对KRAS突变的抑制剂终于获批,填补了长期空白。随着对癌症认识的深入和治疗手段的丰富,癌症正逐渐从"不治之症"转变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