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有癌症么明代有谁

生活百科 2025-11-12 11:39生活百科www.aizhengw.cn

一、明代对癌症的认知

1. 病名与分类

  • 明代医家沿用"岩"(通"癌")或"瘤"等术语描述恶性肿瘤,如乳岩(乳腺癌)、噎膈(食管癌)等。
  • 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设专篇讨论乳癌,申斗垣《外科启玄》提出"癌发"概念,标志"癌"字在医学中的明确使用。
  • 2. 病因

  • 认为情志抑郁是重要诱因,如王肯堂指出乳岩由"忧怒郁遏"所致。
  • 饮食因素也被关注,如喻昌提出长期饮滚酒易致噎膈(食管癌)。
  • 二、明代疑似癌症病例

    1. 杨循吉(诗人)

  • 少年天才,31岁因病辞官,诗作显示长期肝区疼痛、消瘦,现代研究推测其可能为肝癌带瘤生存至89岁。
  • 2. 男性乳腺癌病例

  • 王肯堂《证治准绳》记载一科举失意男子,因长期抑郁导致乳头分泌物增多并出现肿块,最终发展为乳岩。
  • 3. 其他记载

  • 《疮疡经验全书》描述唇癌病例,提及肿瘤"坚硬如石"的特征。
  • 窦梦麟在1569年提出肿瘤"早治得生,迟则内溃"的诊疗观念,反映对恶性肿瘤进展的认识。
  • 三、明代癌症治疗特点

    1. 中医理论发展

  • 温补学派强调扶正固本,薛己等医家主张通过调理脾胃、肾气对抗肿瘤。
  • 外科技术提升,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桑皮线缝合、玉红膏外敷等疗法。
  • 2. 局限性

  • 缺乏现代病理学基础,多将癌症归为"疑难杂症",晚期患者以"清心静养"为主。
  • 综上,明代虽无现代"癌症"概念,但通过症状观察和临床实践已形成一定认知体系,并记录了多个典型病例。

    上一篇:癌症致死技术(癌症死亡真的很可怕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