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六成幼儿园存乙肝歧视
北京益仁平中心近日发布了一份引人瞩目的《歧视调查报告》。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尽管国务院已联合三个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教育机构不得因学生携带乙肝表面抗原而拒绝其入学或要求退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有超过半数的幼儿园在入园体检中坚持进行乙肝项目检测,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拒绝接收乙肝病毒携带的儿童。
这份调查报告通过对全国范围内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8795家幼儿园进行随机抽样,选取100家幼儿园进行详细的电话调查。调查内容涵盖了宝宝在入园前的体检情况,体检中是否进行乙肝检测,以及幼儿园是否接收乙肝宝宝和拒收的原因等。
调查的结果令人痛心。超过三分之一的幼儿园明确表示拒绝接收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儿童。拒收的理由多种多样,其中最主要的担忧是乙肝的传染性。部分幼儿园还提到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的要求作为拒收的理由。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半数的幼儿园对于是否接收乙肝宝宝持否定或含糊态度。
这份报告深刻剖析了问题的根源,指出部分幼儿园工作人员对法律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距,部分体检机构受到利益的驱使,而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执法检查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这些因素的交织导致了幼儿园中对乙肝病毒的歧视现象仍然存在。
这份近2万字的调查报告已经于8月31日被送往教育部和卫生部。报告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期待相关部门能够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消除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歧视,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权利。
我们也呼吁广大幼儿园和社会各界加强对乙肝病毒的认识,了解乙肝病毒传播的真实情况,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和误解。每一个孩子都是社会的未来,他们应该被平等对待,无论他们是否携带特殊的病毒。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公平、和谐、包容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