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发轫院士谈什么是航天精神
戚发轫院士,作为航天事业的先驱者,多次在公开讲座和访谈中深入解读了航天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以下是他的主要观点:
一、航天精神的核心内涵
戚院士着重提到,中国航天事业的起步背景充满了自力更生与艰苦奋斗的元素。面对技术的封锁与重重挑战,老一辈的航天工作者坚持自主研发,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飞船的每一次突破,无不体现出他们“咬紧牙关攻克难关”的坚定意志。这种精神被概括为“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攀高峰”。
在载人航天工程中,航天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其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成为了核心要素,这体现了航天工作者对于国家和事业的深沉热爱。他们坚信,“最大的爱是爱国家、爱事业、爱团队”。“两弹一星”的精神传统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延续。
新时代航天人还倡导和实践着“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这成为他们在面对复杂挑战时的行动准则。
二、航天精神的实践价值
航天事业不仅关乎资源的开发,更关乎精神力量的挖掘。精神力量是突破技术瓶颈的关键,是资源获取的动力源泉。对于人才的培养,戚院士强调,青年人才要成为“四有”人才,即有准备、有爱心、有梦想、有本领。他强调,精神的传承比技术的传授更为重要。对于国家的建设,航天精神更是建设航天强国的关键,需要同步发展技术、科学和应用三大领域,而精神则是贯穿始终的纽带。
三、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戚院士的个人经历是对航天精神最好的诠释。从参与中国首颗卫星的研制,到年事已高仍坚持授课,他的一生都在践行“无私奉献”的航天精神。他指出,虽然航天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述,但其“爱国与创新”的本质从未改变。他的事迹和精神,是对航天精神最生动的诠释,也是对年轻一代最好的教育。
戚发轫院士的讲解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航天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航天工作者们的奋斗与奉献,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