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暴力说“不”(金台锐评)

癌症预防 2025-05-14 09:42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近年来,互联网新技术和新应用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便利的也催生了一些新型网络暴力现象。中央网信办为了切实加大网暴治理力度,前不久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该通知旨在有效保障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如同网络生态的“毒瘤”,不断侵蚀着网民的心理健康。侮辱谩骂、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等违法信息,经过互联网的放大传播,往往成为“伤人利器”。在一些网络热点事件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被“人肉搜索”,遭受陌生人无休止的骚扰;更有网民因信息茧房效应,陷入非黑即白的“骂战”。甚至有一些机构为了追求所谓的“流量至上”,故意借网暴事件蹭炒热度、推广引流,这种恶意营销炒作更是毒化了网络环境。

尽管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但网络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一些网民自以为站在道德高地,将网络暴力视为“网络正义”,却随意践踏他人的合法权益。他们往往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忽视了对自身行为的约束。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在网络空间中都应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

治理网络暴力并非一日之功,为受害者提供有效保护是当务之急。网络暴力的特点决定了对网暴受害人的保护需要从法治和技术双重角度入手。一方面,我们要对网络暴力“零容忍”,依法惩治形成有效震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另一方面,对于正在发生的网络暴力,网站平台也应加强内容识别预警、设置一键防护功能、建立快速举报通道等技术手段,尽可能减少网暴行为对当事人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综合协同各种治理手段。这既包括完善监管方式、畅通司法救济渠道,也需要压实网站平台主体责任、提升网民在数字时代的文明素养等。只有多方发力、久久为功,我们才能共同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让人民群众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网络空间是亿万网民共同的精神家园,保护这个家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面对形态多样、不断变化的网络暴力,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共同维护网络健康生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网络空间的和谐稳定,让互联网成为造福人类的新工具。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