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知 经常掏耳朵会致癌
导读:关于掏耳朵,一个日常看似平常的行为,背后却隐藏着怎样的健康秘密呢?我们真的需要经常掏耳朵吗?掏耳朵的行为对健康有哪些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掏耳朵与健康之间的微妙关系。
耳褶心征冠心病的重要线索
我们常见的耳垂,通常是平洁光滑的。仔细观察某些冠心病患者的耳垂,你可能会发现一条从耳屏间切迹伸展到耳垂边缘的斜线或皱痕。这条特殊的纹路,被我称为“耳褶心征”。
耳褶心征的出现,不仅仅是皮肤的一种表现,它更是提示我们身体内部可能出现的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等疾病都与耳褶心征的出现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内外的调查数据也显示,冠心病病人出现耳褶心征的概率远高于正常人。掌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提前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为康复赢得时间。
掏耳朵:日常行为,暗藏风险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行为,它不仅仅是为了清洁,更是因为掏耳朵时那种特有的舒适感。
经常掏耳朵真的好吗?实际上,频繁掏耳朵可能会对我们的耳朵造成伤害。外耳道皮肤比较娇嫩,与软骨膜紧密相连,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掏耳朵时如果用力不当,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甚至引发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造成耳朵疼痛,影响张口和咀嚼。
更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掏耳朵还可能破坏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诱发细菌感染,甚至可能刺激耵聍腺分泌,导致耳屎越来越多。长期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在我国,废除理发师用剃头刀挖耳朵的做法后,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
耳屎的奥秘
人的外耳道外侧软骨表面的皮肤中有耵聍腺,能分泌一种淡黄色黏稠的物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耳屎。耳屎像哨兵一样守卫着外耳道的大门,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的作用。
对于耳屎,我们不必过于紧张。少量的屑状耵聍会自行排出。对于大块硬结的耵聍,我们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而不是自己随意掏取。如果真的感到痒,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但避免过度深入。
我们的日常行为,如掏耳朵,虽然看似平常,但却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关注和呵护。希望通过的阅读,你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更加珍视你的健康。 (责任编辑:王清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