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患用止痛药存五大误区
癌症疼痛: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与管理
在抗击癌症的征程中,每一个生存者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疼痛,这一令人困扰的症状,在癌症患者中尤为常见,发生率高达三分之一。通过遵循世界卫生组织的三阶梯止痛原则,科学地使用药物,可以有效缓解绝大多数肿瘤病人的疼痛。尽管如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误区,导致许多患者无法充分受益于止痛治疗。
许多患者误认为疼痛是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标志,从而忽视或低估自己的疼痛感受。这种误解可能导致止痛药的剂量不足,使疼痛持续存在,影响生活质量。
一些患者只有在疼痛剧烈时才使用止痛药,这同样是一种误区。事实上,及时、按时使用止痛药更为安全有效,且所需剂量较低。长期的疼痛忽视可能导致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甚至影响患者对原发疾病的耐受能力,无法承受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方案。
对于慢性癌痛患者,使用类药物如等更为安全有效。一些患者误认为非类药物更安全,从而忽视了其可能的副作用。实际上,对于中度和重度癌症疼痛患者,类药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还有患者认为只有进入癌症终末期才需要使用最大剂量的类药物。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类药物的剂量因人而异,部分病人可能需要较大剂量才能达到理想的止痛效果。对于任何重度疼痛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是必要的,都可以使用最大剂量的类药物。
一些患者对等药物存在误解,认为这些药物容易成瘾,可能会终身用药。事实上,经过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验证,癌痛病人使用或透皮贴剂,成瘾的情况极为罕见。当癌症疼痛的病因得到控制或疼痛消失后,患者可以安全地停用类药物。长期使用类药物可能需要逐渐增加剂量,但在疼痛缓解后也可以成功撤药。这种现象应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成瘾”相区别。
规范化、科学化的药物治疗是缓解癌症疼痛的关键。了解并避免这些误区,可以更好地帮助癌症患者管理疼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