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繁掏耳朵可导致肿瘤 外耳道乳头状瘤是什么病

癌症预防 2025-07-22 09:30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耳垢,是我们耳朵的自然分泌物,具有一定的保护耳道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掏耳朵似乎成为了许多人的一种习惯,为了追求舒适感或是清洁耳道。频繁掏耳朵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健康隐患。

想象一下,我们的外耳道皮肤,如同娇嫩的花朵,与软骨膜紧密相连,皮下组织稀少,血液循环也不如其他地方丰富。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旦我们用力不当去掏耳朵,就很容易造成损伤和感染。外耳道疖肿、发炎、溃烂,这些都是可能的后果。更甚者,长期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这是一种外耳道良性肿瘤,但也有可能发生恶变。

在我国,曾经由于理发师使用剃刀挖耳朵的习惯,外耳道乳头状瘤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自从摒弃了这一做法后,发病率已经明显下降。这让我们更加警惕,掏耳朵这个日常行为,或许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无害。

那么,什么是外耳道乳头状瘤呢?它的产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的脓液、异物的长期存留,以及经常掏耳等慢性刺激;二是病毒感染。这个肿瘤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肿瘤的增长,患者可能会感到耳内有阻塞感、痒、轻度听力障碍,挖耳时容易出血。

检查时,你会发现外耳道乳头状瘤的肿瘤多充塞外耳道外段,甚至露出在外耳道口。它的基底一般较广,大小数目不一,表面高低不平。若无继发感染,肿瘤颜色多为棕色且坚实;若继发感染,则可能充血、肿胀。严重的外耳道乳头状瘤甚至可能侵及中耳及乳突,形成瘘管,出现流脓流血等症状。

对于外耳道乳头状瘤的治疗,应彻底根除肿瘤组织。一般使用刮匙刮除,但需注意勿伤及外耳道软骨膜。如有继发感染,应先控制炎症再进行刮除。刮除后,可在根部涂抹20%硝酸银或鸦胆子油以防止复发。对于已经侵及中耳或有恶变的病例,需进行乳突根治术,并配合放射疗法。对于耳周瘘管及并发咽侧瘘管者,除了手术治疗外,还需切除扁桃体,以确保深藏瘘管的愈合。

在此提醒大家,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的正常分泌物。少量的屑状耵聍会自行排出,无需我们过多干预。如果真的感到不适,可以用手在耳外侧轻轻揉,或用棉签轻轻擦拭。保护耳朵的健康至关重要,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爱护它。

上一篇:宫颈癌早期是可以治愈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