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别不痛不痒就不治 警惕易癌变
肠息肉:专家提醒,切勿轻视,及时切除以防癌变风险
肠息肉,这一肠道疾病,在很多人看来可能并不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男性朋友需特别警惕。息肉的存在,如同潜伏在身体内的隐形杀手,特别是腺瘤性息肉,其癌变的风险相对较高。而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多数大肠癌均源于肠息肉的演变。对肠息肉的防范与切除不容忽视。
肠息肉,从炎症到腺瘤,其性质各异。炎症性和错构瘤性息肉大多不会癌变,但腺瘤性息肉则存在较高的癌变风险。临床数据表明,近八成大肠癌均由肠息肉演变而来。对于高危肠息肉,通过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并切除是预防癌变的关键。国外的研究发现,对比那些未切除肠息肉的人群,切除肠息肉的人群患大肠癌的几率降低了四倍左右。
那么,关于肠息肉的癌变,我们需要了解哪些要点呢?
并非所有肠息肉都会癌变。肠道息肉分为非肿瘤性和腺瘤性两种,其中非肿瘤性息肉通常不会癌变。腺瘤性息肉的癌变风险较高。其癌变的时间与息肉的大小、形态和类型有关。直径较大的息肉癌变的可能性更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腺瘤性息肉的发病年龄通常比大肠癌早5到10年,其癌变过程大约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现代医学对于肠息肉的治疗已经相当成熟。对于较小的肠息肉,通过微创手术和结肠镜检查即可摘除。这种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而对于较大的腺瘤性息肉,尤其是绒毛状的腺瘤,可能需要选择手术切除。手术的方式取决于息肉的位置和大小,通常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那么,如何预防肠息肉呢?
预防肠息肉,关键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吃富含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草莓、胡萝卜等,可以有助于预防肠息肉的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运动以及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有助于降低所有癌症的风险。确保充足的叶酸摄入,每天至少400微克,也有助于预防肠息肉。保持大便的通畅,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也是预防肠息肉的重要措施。
肠息肉虽然并非一定会发生癌变,但其癌变的风险不容忽视。专家建议,一旦发现肠息肉,应及时切除,以防癌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预防肠息肉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关注肠道健康,远离肠癌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