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为何会发生晕倒呢 肝癌一定要早查早治
肝癌被誉为“癌中之王”,其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猛,治疗难度相当大,患者的生存期也因此相对较短。肝癌的预后情况,关键在于能否早期发现并进行积极治疗。肝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等到出现肝区疼痛、上腹饱胀、食欲不振、消瘦、腹水等典型症状时,往往已经发展到晚期,失去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对于肝癌的预警和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关于肝癌患者为什么会晕倒,一方面是因为肝癌细胞能够分泌类似胰岛素的物质,导致血糖降低;另一方面,随着癌细胞的疯狂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从而导致血糖下降。这种情况在临床上的发生率为10%~30%,可引起头晕、昏迷甚至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对于患有肝炎的人来说,一旦出现晕倒现象,应尽快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
肝癌的防控需要做到“两早”,即早预防和早诊断。早期预防主要侧重于避免肝炎的传播、避免酒精和药物等导致的肝损害,以及尽可能地预防或缓解肝纤维化。而早期诊断则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像直径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和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截然不同。早期的小肝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栓塞、消融等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良好。
肝癌的防控还需要重视“三查”,即根据三类人群进行不同检查。根据肝癌的危险程度,一般将人群分为三类:高危人群、中度危险人群和低危人群。针对不同的人群,检查的频率和内容也有所不同。高危人群每3个月需要进行一次相关检查,包括肝功、甲胎蛋白和超声等。中度危险人群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而低危人群每年进行一次相关检查即可。一旦查出可疑病例,应进一步进行CT、核磁共振或动脉造影等检查,直至排除肝癌。
至于肝癌的治疗措施,可以概括为“四治疗”,即手术治疗、局部治疗、介入栓塞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虽然创伤大、费用高,但仍然是许多患者的首选。局部治疗以射频为代表,创伤小、对肝脏损害轻、可反复使用,已成为小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介入栓塞治疗受肿瘤动脉血供制约,难以完全杀死肝癌细胞。药物治疗包括化学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基因治疗等,但单独应用疗效受限,主要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
肝癌的防控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早期预防、早期诊断、三级普查管理和四类治疗措施等。只有全面而系统地应对肝癌,才能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战胜“癌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