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更适合中国鼻咽癌治疗方案 为个体化治疗迈出第一步

癌症预防 2025-08-14 21:09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研究的国际新进展

近日,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评选的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在北京揭晓。其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团队主导的“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基础的研究”项目成功入选,成为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研究项目。该项目历时六年,得到了中山大学“5010计划”的全额资助。

在全球,每年新发的鼻咽癌病例中,有40%发生在中国,其中华南地区的发病率更是高达20-50人/10万人。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每年接诊的新发鼻咽癌病例接近2500例,位居所有癌症诊治之首。由于鼻咽癌早期症状隐蔽,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入中晚期,转移和复发率较高。

对于中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国际指南推荐的是在放射治疗的同时结合化疗,并在放疗后给予三个疗程的强化化疗。这种治疗方案在中国患者的治疗中却引发了一系列的困惑:中国患者是否能耐受这种高强度的化疗并从中受益?是否存在特定的分子标志物能预测治疗效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针对这些问题,马骏教授团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东西方人群在鼻咽癌的病理类型上存在差异,目前辅助化疗的强化方案对于东方人群来说毒性较大,耐受性较差,并且延长了治疗时间及增加了费用,因此在亚洲鼻咽癌高发区域一直存在争议。

为了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马骏教授团队联合多家肿瘤医院,完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508例中晚期鼻咽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提示,在同期化疗和放射治疗的基础上,标准的强化化疗方案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患者承受的毒副反应大,治疗周期延长三个月,使得许多患者难以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在寻找预测鼻咽癌治疗效果的分子标志物方面,马骏教授与陈念永课题组合作,通过回顾性研究发现了由5个miRNA构成的分子标签能有效预测鼻咽癌患者的预后。这一发现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成果以两篇论著的形式在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肿瘤学》上快速报道,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

国际同行对此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为制定鼻咽癌最优治疗方案提供了最可靠的证据,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这一研究的成功不仅为中国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全球鼻咽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经过国际知名评估生物医学顶级文献的专业网站Faculty of 1000的严格评审,确认这项研究为医学文献中的顶尖之作,仅占医学文献的不到百分之二。该研究也受到了Nature China网站的亮点文章推荐。其重要性和影响力不言而喻。

该研究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已经被欧洲头颈肿瘤协会、放射治疗协会和化学治疗协会的临床指南采纳,成为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这对于鼻咽癌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研究团队的领头人马骏教授指出,这项研究有望为鼻咽癌的临床治疗开辟新的道路。通过对鼻咽癌患者基因层面的深入研究,该团队成功筛选出治疗效果较差的患者群体,并针对这一群体提出更高强度的治疗方案,旨在改善他们的预后效果。这不仅能帮助医生早期准确识别出需要特别关注的患者,还能避免对他们进行过度治疗,更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

更重要的是,这项研究为中国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提出了更适合的标准治疗方案,为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从基于表型的循证医学向基于基因的个体化医学模式转变,是医学研究的一大进步。马骏教授坚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鼻咽癌的个体化治疗将会取得更大的突破,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每一项科学创新背后都凝结了研究者们的智慧与汗水。这个团队经过六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他们埋头苦干的精神值得我们深深致敬。

,。如有合作意向,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医学科研成果的诞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