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确诊和验证需要结合多种医学检查手段,通常包括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以下是常见的检查方法:
1. 病理活检(确诊金标准)
通过手术、穿刺或内镜(如胃镜、肠镜)获取肿瘤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确认是否为恶性肿瘤。这是确诊癌症最可靠的方法。
不同癌症的活检方式不同,例如肺癌可通过气管镜或肺穿刺,肝癌需肝组织穿刺等。
2. 影像学检查(分期与定位)
CT/MRI:用于评估肿瘤大小、位置及是否转移(如肺部CT查肺癌,腹部CT查肝癌)。
超声:适用于甲状腺、乳腺、腹部器官的初步筛查。
PET-CT:全身扫描,检测远处转移。
内镜:胃镜、肠镜直接观察消化道病变并取活检。
3. 肿瘤标志物检测(辅助筛查)
通过血液检测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指标,异常升高可能提示肿瘤风险,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认。
4. 体格检查与自检
医生通过触诊检查浅表肿块(如乳腺、淋巴结),患者也可定期自检皮肤、口腔等异常变化。
例如乳腺癌可通过触摸乳房硬块初步判断,再结合超声或钼靶进一步检查。
5. 其他专项检查
低剂量螺旋CT:针对肺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
妇科检查:宫颈刮片、HPV检测筛查宫颈癌。
注意事项
癌症确诊需多学科综合判断,单一检查可能存在局限性,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针对性方案。
- 高危人群(如家族史、长期吸烟者)应定期筛查,早发现可显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