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低价游苗头再显
近年来,针对不合理低价游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市场回暖之际,这种现象更是再次浮出水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当前不合理低价游的主要表现、危害以及治理措施。
一、主要表现
虚假宣传诱导消费成为不合理低价游的一大特点。以“零元游”、“超值特惠”等诱人的口号吸引游客,但实际上却通过强制购物或自费项目赚取利润。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这些旅游团往往隐瞒行程中的购物安排,如所谓的“一个景点搭配五个购物点”,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疲于奔命。
价格明显低于成本也是一大乱象。诸如“五天四晚仅需六百元”、“几十元畅游桂林”等价格,远低于正常的成本价。部分旅行社为了弥补亏损,甚至通过购物返点、自费项目回扣等方式进行不正当获利。
服务质量与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降低住宿、交通标准,甚至安排不合格的供应商,导游胁迫消费、中途甩团等行为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行体验。
二、危害与影响
不合理低价游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更扰乱了整个旅游市场的秩序。强制购物导致游客花费远超团费,虚假宣传、合同违约等问题层出不穷。低价竞争挤压了正规旅行社的生存空间,衍生出“黑导游”、“无证经营”等违法现象,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三、治理措施与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整治。要强化执法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不合理低价、强制购物等行为实行“露头就打”。公开曝光典型案例,如南京、海南等地对涉事企业和导游的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
要完善长效机制。推广电子合同,规范旅行社的“一团一报”制度,从源头上遏制不合理低价游的发生。加强跨部门协作,打击商业贿赂、捆绑销售等行为,恢复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也要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那些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旅游产品,选择正规的旅行社进行消费。在旅行过程中留存证据并及时投诉,如遇强制购物可要求退货,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面对文化和旅游部的明确要求以及各地的持续高压整治,我们期待旅游市场能够健康发展,为广大游客带来愉快、安全的旅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