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批判癌症(央视记者抗癌经历写书)
癌症预防 2025-08-24 09:58癌症预防www.aizhengw.cn
一、对癌症医疗体系的批判
1. 过度治疗与医患沟通缺失
凌志军确诊时,医生直接宣判“活不过3个月”,却未提供详细治疗方案或心理支持。他观察到医生常将患者视为“病例”而非个体,且化疗、放疗等标准流程可能带来更大伤害。
他的父亲同样因肺癌去世,经历化疗后饱受副作用折磨,这促使他反思传统治疗的局限性。
2. 信息不对称与患者自主权
在求医过程中,他发现专家意见分歧严重(如脑部肿瘤性质存疑),最终选择拒绝化疗,仅接受肺部手术,并通过自学医学知识参与决策。他强调“癌症不是绝症”,批判医疗体系剥夺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二、《重生手记》中的核心观点
1. “康复九策”的非医学治疗
凌志军提出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实现康复,包括:
他认为这些方法比化疗更能提升生命质量。
2. 心态决定生存概率
书中指出,30%的癌症患者死于恐惧而非疾病本身。他通过记录生活美好、保持乐观,最终实现肿瘤自然消失。
三、社会影响与启示
凌志军的案例挑战了“癌症=死亡”的固有认知,其书籍推动公众重新思考医患关系与治疗本质。他呼吁患者“不盲从、不恐惧”,成为医疗决策的主动参与者。
若需更详细的手术抉择、康复时间线等内容,可进一步结合具体章节展开。
上一篇:癌症早期的5个康复训练
下一篇:乙肝为什么会有肝癌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