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检测和分级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主要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病理学及分期系统综合判断。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检测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低剂量螺旋CT:肺癌早期筛查的金标准,可发现直径<1厘米的病灶。
胃肠镜:直接观察胃肠道病变,能发现早期癌变或息肉。
超声检查:用于甲状腺结节、乳腺肿块等浅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
肿瘤标志物检测:如AFP(肝癌)、PSA(前列腺癌)、CA125(卵巢癌)等,但需结合其他检查(因易受干扰)。
2. 病理活检
通过穿刺或手术获取组织样本,明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是确诊的金标准。
二、分级与分期标准
1. TNM分期系统
T(肿瘤):根据原发灶大小/浸润分级(如肺癌≤3cm为T1,>7cm为T4)。
N(淋巴结):N0无转移,N1-N3表示转移范围/数量。
M(远处转移):M0无转移,M1有转移(如肝、骨转移)。
2. 临床分期
综合TNM结果分为Ⅰ-Ⅳ期:
Ⅰ-Ⅱ期(早期):肿瘤局限,未广泛转移。
Ⅲ期(局部进展):淋巴结转移但未远处扩散。
Ⅳ期(晚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三、高危信号与早筛建议
体检异常提示:如报告显示“Ca”“结节4级以上”“HPV高危型”需进一步排查。
症状预警:长期消瘦、咳血、黑痣突变等,需针对性检查(如增强CT、皮肤镜)。
提示:不同癌症筛查方法差异较大,建议高危人群(如吸烟、家族史)定期专项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