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放疗(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高能射线(如X射线、质子束等)精准杀伤癌细胞的局部治疗方法,与手术、化疗并列为癌症三大核心治疗手段。以下是其关键信息:
1. 基本原理与类型
作用机制:通过放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抑制其增殖或直接导致死亡。射线可穿透体表直达肿瘤部位,分为外照射(体外机器照射)和内照射(近距离放射,如宫颈癌的腔内治疗)。
技术发展:现代放疗结合CT影像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三维甚至四维精准定位,剂量分配更精确,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 适用癌症类型
敏感肿瘤:鼻咽癌、喉癌、宫颈癌、肺鳞癌等对放疗敏感,部分早期患者可通过放疗根治。
综合治疗:用于术前缩小肿瘤、术后降低复发风险(如乳腺癌),或晚期姑息治疗(缓解骨转移疼痛)。
3. 治疗流程
定位与计划:通过CT/MRI勾画肿瘤靶区,物理师制定个性化剂量计划,保护周围器官(如肺、脊髓)。
实施阶段:患者需固定体位(使用体模或真空垫),每次治疗约10分钟,疗程可能持续数周。
4. 副作用与应对
常见反应:皮肤干燥/红肿、口腔黏膜炎、放射性肺炎等,需保持清洁、避免刺激。
防护措施:使用皮肤保护剂(如抗辐喷)、多漱口、补充营养,严重时需药物干预。
5. 禁忌症
不适用情况:广泛转移伴胸水、严重肺气肿、恶病质或血象极差(如白细胞过低)的患者需谨慎。
放疗技术持续进步,如质子治疗等新方法进一步提升了精准性。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及患者身体状况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