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基因突变、内外环境相互作用以及免疫系统的失衡。以下是其形成机制的关键环节:
1. 基因层面的异常
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失衡:正常细胞中存在调控生长的原癌基因(促进增殖)和抑癌基因(抑制异常生长)。当原癌基因因突变被过度激活,或抑癌基因功能丧失时,细胞会脱离正常调控,进入无序增殖状态。
多基因突变累积:单个突变通常不足以致癌,但长期积累的基因损伤(如DNA复制错误、环境毒素影响)最终导致细胞恶性转化。
2. 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
内因:包括遗传易感性(如BRCA基因突变增加乳腺癌风险)、免疫功能下降(无法清除异常细胞)、年龄增长导致的细胞修复能力衰退。
外因:
化学因素:吸烟、苯甲醛(装修污染)等直接损伤DNA。
物理因素:辐射(如X射线)、石棉接触等诱发突变。
生物因素:病毒(如HPV)、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细胞。
环境因素:空气污染(雾霾)、不良饮食(高脂、腌制食品)等。
3. 癌细胞的特征与扩散
永生化和转移:恶变细胞获得“永生化”能力,突破正常生命周期无限分裂,并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扩散至其他器官(转移)。
逃避免疫监视:癌细胞通过伪装或抑制免疫应答,逃避机体清除。
4. 降低风险与未来展望
预防措施:健康生活方式(限酒、均衡饮食)、定期筛查(尤其有家族史者)、避免致癌物暴露。
遗传风险评估:约5%-10%癌症与遗传相关,如家族性乳腺癌、肠息肉病需基因检测。
癌症的生成是长期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所有机制,但控制可控风险因素能显著降低患病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