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肠癌60%是中晚期 学学肠道保健法
青年人大肠癌比例攀升,应引起关注
近年来,一项肿瘤科的统计数据令人深感忧虑:在青年人群中,大肠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每100名大肠癌患者中,35岁以下的患者多达4至5人,且男性患者数量多于女性。青年人大肠癌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早期发现的情况较少。由于对大肠癌认知的不足,许多青年患者往往忽视身体的不适,直到症状持续很长时间后才到医院就诊,而此时多数已处于中晚期。
青年人大肠癌的恶性程度较高。在确诊的病例中,分化较差的黏液腺癌、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占比较大。远处转移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
漏诊情况也较为严重。从初次就医到最终确诊为大肠癌的过程中,漏诊率高达70%。很多患者可能被误诊为痔疮、肠炎等疾病。
由于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手术切除率较低,预后情况也不容乐观。
那么,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呢?以下四个信号值得警惕:
1. 便后出血、腹泻或黏液便。这是大肠癌最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
2. 持续1~2周以上的下腹疼痛或下坠感。
3. 排便习惯的改变,如大便形状变扁、变细,或排便次数增多,便秘、排便不尽感等。
4. 原因不明的贫血和体重减轻。
特别提醒大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肿瘤医院就诊,特别是便血和腹泻,这些都是大肠癌的前期症状。
为了预防大肠癌,专家建议:
一、要多吃粗粮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促进肠道蠕动,保持大便通畅;经常运动,消耗脂肪、增强免疫力。
二、少吃肉类和高脂肪食物,特别是含有饱和脂肪酸的饮食。
三、多喝水,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有助于缓解腹泻、出汗等症状。
青年朋友们,为了自身的健康,请务必关注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适度的运动,远离高脂食品,让大肠癌远离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