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或使肝癌加剧 诱发肝癌的6大恶习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特别是在中年男性群体中更为常见。由于肝癌的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关于肝癌的成因,人们普遍知道过量饮酒是其主要风险因素之一。那么,酒后脸红是否更容易引发肝癌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肿瘤科专家的解读,一探究竟。
喝酒后脸红的现象与肝癌风险之间确实存在关联。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依赖于乙醛脱氧酶2(ALDH2)。这一酶的作用是将乙醛氧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并最终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当乙醛脱氧酶2的正常基因发生变异时,这一酶的活性会丧失,导致饮酒后血中的乙醛浓度升高数倍。长期大量饮酒的情况下,体内乙醛的蓄积最终可能引发肝癌。研究发现,在酶活性缺乏的人群中,每月饮酒量超过3千克的人,其患肝癌的风险是正常基因携带者且不饮酒者的3.51倍。随着一生中饮酒总量的增加,患肝癌的风险更是呈明显上升趋势。
除了酒后脸红与肝癌风险的关系外,还有其他不良习惯可能诱发肝癌。其中包括:
1. 爱吃油腻食物:虽然适量的脂肪摄入对人体有益,但过量摄入高脂肪的油腻食品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
2. 食用加工食品:这些食品通常高热量、缺乏营养素、富含淀粉和脂肪,并且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对肝脏健康不利。
3. 过度吸烟:中的和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醇对肝脏极为不利,是引发疾病和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4. 胡乱吃药:除医师处方药外,自行服用其他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交互作用,影响肝脏的代谢能力。
5.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影响肝脏细胞的营养滋润,降低抵抗力,尤其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来说,可能加剧病情恶化。
6. 染上:肝脏负责分解人体吸收的有毒物质,任何有毒物质,包括毒品,都可能对肝脏造成一定损伤。
为预防肝癌,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预防肝炎:使用肝炎疫苗预防肝炎是预防肝癌的有效途径之一。除注射乙肝疫苗外,还需注意控制其他传播途径,如饮食、手术、输血、注射、针灸和理发等。要勤洗手、分餐,特别注意有肝炎的人不宜担任厨师工作。
肝癌的成因部分源于病毒,因此预防乙肝病毒需要从饮食卫生和生活习惯做起。避免食用发霉和糊掉的食物也是预防肝癌的重要措施。这类食物含有,是一种致癌物质。通过遵循这些预防措施,我们有望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关于食品安全与健康的深度解析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心的焦点。尤其在当下,免淘米成为了不少家庭的餐桌之选。王建璋教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免淘米并不一定好。”这其中有何深意呢?
免淘米在塑料袋中,如果遭遇高温天气,粮食内部温度上升,一旦水分超过16%,便可能引发粮食发霉。粮食一旦发霉,其产生的毒素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像玉米、花生及其制品如花生油、花生酱等,都是容易发霉的食物,对于这些食品,我们必须格外注意保管方式。
再来说说饮水卫生。饮用水中若有化学物质超标,长期摄入,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即便是自来水,也未必完全干净。对于高层住宅来说,水箱的清洁与保养尤为关键。应有专人定期进行清洁,并进行二次消毒。水箱的材质选择也要严格把关,绝不能选用可能污染水源的化学物质。
除了以上两点,补硒也是提高健康水平的一种方式。对于低硒人群,可以通过富硒酵母、硒多糖、富硒盐等补充硒元素,以提升血硒水平。
而关于亚硝胺的摄入,我们同样需要警惕。吸烟和饮酒也对健康不利。虽然少量饮酒可能有助于活血化瘀,但酒精对胃黏膜的损害是显而易见的。酒精能够破坏胃黏膜的保护作用,使食物中的有毒物质更容易被吸收。长期如此,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炎、降低肝脏免疫功能、损害肝脏解毒功能,甚至引发肝硬化和肝癌。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关注食品的质量与安全,还要注重饮水卫生,适当补硒,减少亚硝胺摄入,远离烟酒。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