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化验检查
探索生化、酶学和免疫测定在癌诊断中的应用
在日常的医学检查中,生化检测如血清胆红素和肝脏酶类等,尽管在胆道梗阻时可能出现升高,但它们的特异性并不强,对于癌的早期诊断并不适用。血清淀粉酶的改变对于慢性炎和癌的诊断价值也有限。
对于从十二指肠引流管或ERCP(径内窥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引流获取的十二指肠液检查,尽管有一定的肿瘤细胞阳性率,但由于胰管梗阻可能阻止细胞落入十二指肠液内,因此阳性率仅为14%。
在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了一些具有潜力的检测指标。例如乳铁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用内窥镜取得的纯胰液中的乳铁蛋白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正常者的平均值为83μg/L,而癌和慢性炎的患者则表现出不同的数值。这为诊断提供了新的视角。
癌胚抗原(CEA)虽然在大多数癌患者中超过2.5ng/ml,但其特异性不足,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一同判断。癌相关抗原(PCAA)在癌病情发展中表现出较高的特异性,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癌的病因、组织病理分级和早期癌转移的标志。胰瘤胎抗原(POA)虽然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其临床应用同样缺乏特异性。半乳糖苷转移同工酶Ⅱ(GT-Ⅱ)虽然存在于胃肠道癌肿中,但其敏感性较差,不能用于筛选。而核糖核酸酶(RNase)作为一种特异性较高的酶,其在癌诊断中的应用也在进一步研究中。
除了以上检测指标外,还有一些新兴的血清学标物如CA19-9和DU-PAN2等也在癌的诊断中发挥着作用。当肿瘤小于3cm时,其敏感性为57%,但在某些情况下其数值很高时仍具有诊断价值。血清免疫反应性弹性硬蛋白酶在癌肿阻塞近端胰管时可见升高,对于监视复发具有实用价值。这些新的检测方法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虽然这些检测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但它们在医学领域的潜力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