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确掏耳朵当心致癌 掏耳朵怎样才科学?

癌症治疗 2025-04-02 11:15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那些极度讲究清洁的人,连耳朵的细节都不肯放过,掏耳朵时更是毫不马虎。我们需要明白,健康的耳道其实有着自身的清洁机制,无需频繁掏挖。

耳屎,虽然名字听起来不太雅致,但它却担负着保护耳朵的重要任务。它主要由外耳道软骨部的耵聍腺分泌,呈淡黄色且粘稠。耳屎的存在有其独特的功能,不仅能够阻止小虫飞入,还能保护耳道皮肤。

频繁掏耳朵却可能带来风险。有些人可能因掏耳朵而引发感染,甚至伤及鼓膜或听小骨,影响听力。更严重的后果是,过度刺激耳道皮肤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虽然通常是良性肿瘤,但多次复发有可能转变为恶性肿瘤。

我们应该尊重耳朵的自然清洁机制。实际上,耳垢会在我们说话、吃饭、咳嗽时自动排出。如果真的需要清理,建议使用棉棍轻轻在外耳道转动,然后朝下一倾斜,让耵聍自行出来。在清理时,应避免使用尖锐物如指甲或铁签。

对于那些在灰尘较多的环境工作或拥有“油耳”的人来说,可能需要适当缩短清理的频率。但一般一周清理一次即可。如果长期不清理导致耵聍栓塞,应寻求医生的帮助,使用专门器械取出后,再配合滴耳剂进行预防感染的处理。

如果感觉耳朵很痒,可以尝试用剪掉尖头的牙签裹上脱脂棉,蘸取75%的酒精溶液,轻柔地擦拭外耳道。这样既能止痒,又能消毒。如果耳垢太硬无法排出,不要随意处理,最好寻求医生的帮助。

我们应该尊重耳朵的自然清洁机制,避免频繁掏挖。保持耳朵的健康,就是保持我们的听力之源。毕竟,耳朵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