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小细胞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组化和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深度解读
采用Grimelius法进行的组化和免疫组化检查揭示了一些重要信息。在细胞浆中,我们没有发现嗜银颗粒,这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网状纤维染色为我们呈现了肿瘤的复杂结构。在某些肿瘤中,大细胞巢被纤维围绕,而在另一些肿瘤中,纤维则深入到肿瘤细胞内部,呈现出不规则且不完全围绕单个细胞的特点。
对于甲胎蛋白(AFP)的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这一发现可能排除了某些类型的肿瘤。而在细胞角蛋白、上皮性肿瘤相关抗原、波状蛋白以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等方面的检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这些免疫组化结果并未明确指出小细胞癌的组织起源,也没有发现具有特异性的标志。
电镜检查为我们提供了更为详细的肿瘤细胞信息。小瘤细胞的直径在6.3至15.0微米之间,平均约为(10.9±1.8)微米。而大瘤细胞的直径则更大,范围在12.5至23.8微米之间,平均约为(15.5±3.5)微米。观察这些细胞,我们发现它们周围存在间歇性基膜,细胞间存在桥粒样连接。细胞核较大,含有丰富常染色质和少量异染色质。最具诊断价值的是细胞浆内富含粗内质网,这些膨胀形成的池和大囊充满了细颗粒。这些颗粒在高钙血症或无高钙血症的肿瘤中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我们还观察到其他细胞器如多核糖体、线粒体以及高尔基复合体的存在。在某些细胞中,还能看到脂滴和溶酶体等结构。个别细胞甚至展现出神经内分泌致密颗粒的特点。这些详细的观察结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肿瘤细胞的特性和行为。
虽然这些检查并未直接揭示小细胞癌的组织起源,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肿瘤细胞结构和特性的信息,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