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批性别控制猪降生 研究者仍进行人类实验
卢克焕:性别控制的先锋人物
广西大学动物繁殖研究所的所长,广西大学副校长卢克焕,是一位在动物繁殖领域赫赫有名的专家。他出生于1945年,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在牛繁殖技术上,他的贡献尤为突出。他不仅毕业于广西农学院牧医系,更在动物繁殖学领域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卢克焕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牛体外受精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试管牛犊群。更令人震惊的是,他研究出了世界首例完全体外化的试管双犊。这一技术成果在爱尔兰推广后,使得乳牛繁殖率成倍增长,为牛胚胎的工厂化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被誉为“世界试管双犊之父”。
时光流转至近年,卢克焕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他主持研究成功世界首例“分离XY性别控制”试管牛双犊,这项技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对于人类性别控制的实验他表现得讳莫如深,但谈到畜牧业生产应用时,他的双眼立刻闪烁出兴奋的光芒。
最近关于性别控制猪的降生再次将卢克焕推至风口浪尖。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是为了扩大能进行性别控制的物种吗?对此,卢克焕强调,他们实验的目的始终是为农业畜牧业生产服务。虽然这次技术在猪上应用取得了成功,但距离市场推广还有一段距离。不过对于养殖户来说,这一技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如果一头公的种猪比一头母的种猪价格高出1000元至2000元,那么这项技术的推广无疑将带来一笔巨大的财富。
关于这次性别控制猪的实验方法,卢克焕介绍,他们采用了与2006年世界首例分离X、Y精子性别控制水牛相似的方法。利用X精子和Y精子之间DNA含量的差异进行分离,然后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将分离得到的X精子或Y精子输入受体母猪。实验结果显示,输入了X精子的母猪生下了雌性小猪仔,而输入了Y精子的母猪则生下了雄性小猪仔,性别控制的准确率达到了惊人的100%。
早在18年前,卢克焕就因研制世界首例“体外受精”试管牛双犊而名扬世界。而在猪的性别控制实验中,卢克焕表示难度更大。猪的X和Y精子之间DNA含量的差异小,只有3.6%,分离难度更大。猪精子在分离处理过程中极易受损,保存活力也是一个挑战。尽管如此,他们课题组依然取得了重大突破,对4头母猪进行的人工授精均成功怀孕,两头顺利产仔。
回顾过往,卢克焕曾进行过水牛的性别控制实验。他自1992年起主攻精子分离和体外受精方向。他选择进行水牛的性别控制实验初衷是为了改良中国水牛品种和提高奶产量。广西拥有大量水牛资源,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有望提高水牛的产奶量和产量,加快广西奶业的发展。这就是他进行实验的主要初衷和目标。早在2006年,卢克焕教授在动物繁殖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地运用体外受精技术诞下一对雌性双胞胎水牛。这一消息传出后,被部分媒体误解并夸大,引发了关于人类性别控制实验的激烈争论。尽管面对舆论的质疑和争议,卢克焕教授一直保持着低调的态度,但今年的实验成功后,他决定公布这一重要消息。
对于记者提到的关于体外受精技术的意义,卢克焕教授详细解释了这一过程。从母牛身上采集卵巢并收集卵子进行体外培养,再通过特定的技术处理分离出精子,最终在培养箱中用试管进行受精。与传统的自然交配相比,这种活体采卵方式每年至少可以产生10至20头后代,效率提高了10倍。目前,广西西大、水牛研究所及一些农场已经开始采用这项技术。
除了提高繁殖效率,这项技术还可以利用廉价胚胎生产双犊。通过移植两个胚胎到受体母牛体内,双犊率可达40%~50%。卢克焕教授表示,他们目前正在进行后续实验,并准备大力推广这项技术。
关于性别控制,卢克焕教授指出,哺乳动物性别由雄性精子决定。通过分离带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精子,可以选择性地生产出预期性别的动物。尽管有人对性别控制技术的使用存在质疑和非议,但卢克焕教授坚信,这项技术对于医疗和人口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卢克焕教授进一步解释了他的研究动机。在中国,一些遗传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血友病等是与X染色体相关的隐性疾病。如果父母只有一方有病,女儿通常不会得病,但儿子则可能面临较高的发病风险。通过性别控制技术,可以帮助有遗传病风险的父母生育健康的后代。这项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受到了道德的质疑。卢克焕教授强调,性别控制技术与克隆人实验不同,不存在道德问题。
尽管面临争议和非议,卢克焕教授和他的团队仍然坚持对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他们深知这项技术的潜在价值和意义,并希望通过持续的努力和科研突破,为医疗和人口控制领域带来更多的福音。这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需要社会的接受和认可,但一旦得到广泛应用,将为人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早在2001年,美国生殖医学会发表报告称,使用精子分离技术进行性别控制,在道德层面上是站得住脚的。这一技术能够在不损害胚胎的前提下,增加家庭的多样性,与其他性别控制手段相比,它尊重并保护胚胎的权利不受侵犯。尽管起初人们的接受程度有限,但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技术的普及和理念的转变,人们对性别控制的观念逐渐变得开放和理解。可见,人们对性别控制的接纳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广泛认同。
对于人类性别控制实验是否技术成熟的问题,专家卢克焕认为这并非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尽管在技术上已经具备了人类性别控制的能力,尤其是在国外,这项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早在1998年,美国弗吉尼亚州遗传与体外授精研究所就已经成功将性别控制技术应用到了人类身上,据称生女孩的成功率高达91%,生男孩的成功率也有76%。在中国,由于法律和的约束,性别控制技术的使用仍然受到限制。即使技术成熟,也只会用于医疗目的。目前中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胎儿性别检测和控制。在美国等国家虽然已经有了性别控制的实践,但仍然存在着名额限制和申请程序的要求。然而实际操作中,每年性别控制的婴儿数量往往超过这些限制。尽管如此,经过性别控制出生的孩子与自然生长的孩子在畸形率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据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性别控制孩子的畸形率为2.6%,与自然降生的孩子相当。至于国内是否有人进行人类性别控制研究的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卢克焕专家在之前的采访中曾表示有兴趣进行人类性别控制实验,但至今尚未进行项目申报。他并未放弃对人类性别控制的研究和。对于未来人类性别控制的进展和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等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杜安娜 黄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