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揭兽药市场真假迷局 商家一不小心就卖假药

癌症治疗 2025-05-30 14:04癌症治疗www.aizhengw.cn

针对当前兽药市场真假难辨的乱象,国家监管部门在法律上虽然可以将未获得批文或认证的药品认定为假药,但执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挑战。这些假药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存在,一方面是因为农民的使用习惯,他们更关注药品的实际效果而非繁多的批文号;另一方面,经销商出于利益考量,往往会选择销售一些利润空间较大的产品,哪怕这些产品的批文存在问题。

南方农村报报道,一些兽药经销商在进货时面临着真假难辨的困境。例如,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的兽药经营者田明表示,经销兽药需要仔细甄别各种细节,如药品的批文、商标、名称等,一旦遇到套用批文的问题,就可能陷入销售假兽药的境地。

此前,《南方农村报》曾报道了某药厂涉嫌捏造药品批文号、生产假药的事件。这类问题在广州等地也频频出现。例如,某兽药店曾被查出销售来自潍坊华实药业有限公司和上海英德利国际原料贸易有限公司的假兽药,这些假兽药的批文号都是企业伪造的。

被查处的药店老板感到冤枉,他们表示在进货时看到了产品的批号和产品资料,但这些都是伪造的。这种情况让执法人员也感到棘手。按照《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销售假兽药的将被没收货物并处罚款。即使经营者事先不知情,也仍然属于“销售假兽药”。

田明透露,业内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很多所谓的“假药”并非药效不济,而是由于批文存在问题而被认定为假药。他提到,有很大一部分兽药经销商在出售此类产品时确实不知情,但也有部分经销商有意为之。他们更注重药品的实际效果而非繁多的批文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经销商表示,只要药品效果好且没有药残,就会受到养殖户的欢迎。对于引进的新产品,经销商会自行试用后再决定是否销售。而养殖户在选择药品时,更看重药效和口碑,而非药品的生产批文。据了解,大部分养殖户无法分辨批文号的真假。

对于这种情况,业内专家表示担忧。他们指出,假兽药不仅无法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还可能对动物造成更大的伤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兽药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应引导农民和经销商更加注重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而非仅仅关注药效。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兽药市场真假难辨的问题并保障动物健康。

对于经销商来说,如何辨别药品的真假至关重要。田明建议,除了查看药品的批文号外还应核实药品的包装、商标、名称、有效成分等相关因素。他提到了一种“套批文”的手法一些企业持有合法批文但生产某些不具备资质的药品然后以合法批文为伪装捏造其他药品的批文号这种行为非常隐蔽需要经销商具备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才能识别。因此经销商在选择产品时应选择有信誉的大型企业并注意核实产品的相关信息以避免陷入销售假兽药的境地。此外行业内的自律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让违规者付出代价以警示他人维护行业的良性发展。在GMP认证尚未普及的时代,市场上存在着由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研发生产的药品。这些药品使用效果良好,拥有稳定的客户群体,并在市场上树立了一定的口碑。研发这些药品的单位往往因实力不足而无法通过GMP认证。甚至有一部分药品,因为仅针对局部地区的特殊病害使用,国家标准并未将其纳入认证范畴,导致它们无法公开获得认证。若以现代的标准来看,这些药物几乎都被视为“假药”。

与正规药品相比,这些“假药”的生产成本较低,销售价格更为亲民。由于其使用效果良好,养殖户乐于接受,经销商也能从中获利。这种销售状况就像是在的边缘徘徊,一旦被发现,只能自认倒霉。

随着GMP认证的实施,国家对兽药行业的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和严格。虽然国家监管部门可以在法律上将未获得批文或认证的药品认定为假药,但这些药品并未完全消失于市场。农民的使用习惯和经销商的利益需求为它们提供了生存空间,这也导致了当前兽药市场真假难辨、鱼龙混杂的局面。

据南方农村报的行业消息,兽药企业要想通过GMP认证,仅建设一条生产线就需要投资上百万元。GMP是国际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通用准则,它不仅规范了药品生产和销售各个环节,还提高了行业的门槛。许多实力不足的小厂只能望而却步,而一些投机企业则趁机浑水摸鱼。

有些厂家销售未通过GMP认证的药品,除了能省下高额的成本外,还使用廉价的替代品。他们甚至通过捏造批文号,推出所谓“门类齐全”的产品,以略高的折扣吸引经销商,很容易在某个地区打开市场。至于药品的使用效果,因为很难具体衡量其好坏,往往只要药品不会造成死鱼,就会被视为有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在这个时代,兽药市场的真假难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需要更加警惕,以确保安全有效的药品能够真正服务于养殖业的发展。对于那些违规操作的企业,应该加强监管力度,保障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消费者的权益。

Copyright@2015-2025 www.aizhengw.cn 癌症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