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面瘫的防治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种特殊的患者,他们在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口眼出现了歪斜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一些迷信的人可能会认为是遭遇了“鬼风”的侵袭,从而讳疾忌医。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医学上称为“口僻”的周围性面瘫。
这种病症不论男女,不论年龄,任何人均有可能发生。其主要的表现为突发性的面部麻木和口眼歪斜。在中医的理论中,人体在过度疲劳时,脉络会呈现空虚状态,此时风寒之邪会侵袭面部,造成气血运行的不畅,从而导致经筋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而在现代医学的角度,则认为大多数情况是由于寒冷刺激面部,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使得面神经缺血水肿而导致。病毒感染或创伤也可能引发此病。
这种面瘫通常只影响面部的一侧。患者会感受到面部板滞、麻木、松弛,口角歪斜,额横纹消失,眼睛无法紧闭,伴随流泪现象,鼻唇沟变浅。在日常生活中的刷牙、漱口、吃饭时,患者会明显感到口角漏水,食物容易积存在患病一侧的口腔内。发音时吐字不清。部分患者在初期还会出现耳后、耳下及面部的疼痛感,这些症状无疑会给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如果面瘫能够及时发现并到正规医院就诊,高达90%的患者在一个月左右就能实现治愈。中医治疗在此病上具有丰富的经验,针灸可以疏风散寒,调节面部经络气血,促进自愈。在针灸治疗的还可以配合梅花针、穴位注射、闪罐、热敷等多种治疗方法。患者也可以服用营养神经及扩张血管的西药,或选择祛风散寒、化痰通络的中药进行治疗。
自我面部按摩同样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可以对着镜子,用手按摩瘫痪的面肌,每日数次,每次5-10分钟。特别地,根据面部瘫痪点进行穴位按摩会有更明显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因面肌非常薄,按摩时需保持柔软、适度、持续、稳重的力度。
预防面瘫,需要注意避免面部受风,做好保暖工作。特别是在天冷时,出门行走或坐车应避开寒风对面部的直接袭击。要注意预防感冒,因为感冒病毒是引发面瘫的诱因之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锻炼,增强体质。
让我们共同关注健康,如果您有任何关于健康的问题或疑虑,不妨通过专家免费咨询热线寻求专业的解答和建议。湖南健康热线随时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