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与白血病的区分
在临床环境中,白血病与淋巴瘤常常会让患者感到困惑。两者看似相似,实则存在明显的差异。那么,这两者究竟有何关联,是否可能同时患上呢?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两者的概念。
白血病,是一种或外周血中出现了恶性血液肿瘤细胞的状态。当或外周血中的恶性肿瘤细胞超过20%时,我们称之为白血病。这些恶性血液肿瘤细胞可以是淋巴细胞、粒细胞,或是NK细胞。根据病程及分化程度,白血病又分为急性与慢性。
而淋巴瘤,则是淋巴细胞的恶性肿瘤。它通常以瘤块的形式出现,我们称之为淋巴瘤。但实际上,淋巴瘤也可以以白血病的形式起病,即淋巴细胞白血病。广义上,淋巴瘤包含了淋巴细胞白血病。
对于儿童及青少年来说,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往往较为急骤,常见的首发症状包括发热、进行性贫血、显著的出血倾向或骨关节疼痛等。而起病缓慢的则多见于老年及部分青年病人,病情逐渐恶化。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抽搐、失明、牙痛、牙龈肿胀、心包积液、双下肢截瘫等首发症状。
淋巴瘤则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关于淋巴瘤的成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基因突变、病毒及其他病原体感染、放射线、化学药物以及自身免疫病等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确实存在同时患有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情况。例如,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在表现为白血病的可能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若对这些肿大淋巴结进行切除并做病理诊断,可能会诊断为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但这种情况下,仍然只被视为一种淋巴瘤,治疗时只需针对这一疾病进行。
虽然白血病和淋巴瘤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了解了两者的概念和特点后,我们更能理解它们的关联和可能同时出现的情况。